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性失眠的中医候以及综合干预疗效。方法:选择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8 月 在我院进行颈性失眠治疗的患者 50例作为颈性失眠组,同时选择同期单纯失眠症治疗的患者 50例作为单纯失眠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候要素的出现率。同时对比颈性失眠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气虚、血虚、瘀血以及气郁属于颈性失眠症患者的常见中医候要素,采用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未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上颈性失眠症,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气虚、血虚、血瘀以及气郁等临床表现,大大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对颈性失眠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性失眠 中医证候研究 综合干预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 脾胃湿热型痞满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78 例 脾胃湿热型痞满作为观察样本,以双盲法作为依据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中有患者 39 例。对照组以西药方法治疗,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展开比较。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要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低,组间数据上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痞满效果确切,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广泛的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

  • 标签: 痞满 脾胃湿热型 黄连温胆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患者 96 例,将 9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48 例研究组与 48 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养血化斑汤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可兼治标本,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养血化斑汤 治疗 斑块型银屑病 血燥证
  • 简介:【摘要】为了响应国家深化医疗改革方针,我院实施以 PBL为主的多元教学法,旨在完善临床带教模式,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优化临床医学人才,深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新型的临床师资培养路径。

  • 标签: PBL教学 多元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规范信息收集流程对降低出生医学率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在医院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 224 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12 )规范信息收集流程,对照组( n=112 )常规信息收集流程,对比两组采集信息产生的废率。 结果 :研究组采集信息出错以及提供信息错误导致的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通过电子规范信息收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出生医学证明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规范信息收集流程 出生医学证明 废证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 祛浊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 高血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 祛浊定眩汤治疗 )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常规降压西药药物联合 祛浊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 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用常规降压西药药物治疗。

  • 标签: 高血压病 痰浊中阻证 祛浊定眩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奄包热敷胸部治疗胸痹心痛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 6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奄包热敷胸部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 标签: 中药奄包热敷胸部 胸痹心痛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的应用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 01月~ 2019年 8月期间在我县接受诊治的 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15例)和观察组( 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 80.00%),两组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针灸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