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手术方法及对并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55例。对照组采纳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纳PPH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手术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病情,加快切口愈合,且并发较少,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与常见晚期妊娠并发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晚期合并并发的孕妇和50例晚期健康孕妇的PCT、WBC、NEU%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M、PIHS、ICP患者PCT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WBC、NEU%检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GDM患者和单纯PIHS患者比较,GDM合并PIHS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见晚期妊娠期并发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增高,应引起临床关注,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降钙素原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目的总结夹层动脉瘤患者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积极护理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1例患者人造血管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夹层动脉瘤术后的康复。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人造血管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结束了部分产妇因产后出血常规治疗失败不得不切除子宫的历史,开创了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新技术,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一个简单方便、有效、损伤小的方法。1979年Brown首次将介入治疗成功用于产后出血。目前用盆腔内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成功率高达85%~95%。但介入栓塞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对患者来说仍是一种较强的应激源,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改变。所以别对产后出血介入术后产妇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1932年一位名叫Barr的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一词并证实此病是腰腿痛致痛的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
  • 简介:目的为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供局解教学操作使用的成人尸体30具(男25、女5),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路术式,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方法,重点观测手术途径中暴露C5~T3椎体时必须牵开并加以保护的几个重要结构。结果左头臂静脉的长度为(68.5±10.0)mm,左静脉角与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43.3±8.8)mm。右喉返神经在颈部的行程可分为两部分,上部位于脏筋膜内,下部在脏筋膜外,其穿入脏筋膜的位置位于C7~T1椎间水平的有4例(14.3%),位于T1椎体上半部水平的26例(85.7%)。左侧喉返神经在颈部(包括T2椎体水平)均于脏筋膜内走行。胸膜顶最高点距锁骨内1/3上缘的垂直距离,左侧(7.5±1.9)mm、右侧(12.8±2.3)mm。胸导管弓最高点距环状软骨水平的垂直距离(18.0±3.9)mm。结论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的前路术式可以充分暴露C5~T3,术者对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是前路手术得以正常开展与减少医源性并发发生的关键。

  • 标签: 颈胸段脊柱 前入路 应用解剖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20岁,未怀孕未生育,主诉右下腹痛1月余,于2003年12月29日第一次入院。疼痛为间隔性隐痛,放射至右下肢,无发热畏寒,外院抗炎治疗无好转。患者月经周期为23-37天,经期7天,1月余前初次同房。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6.7℃,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大量粘稠自带,右侧穹隆触痛明显,单宫颈光滑,宫颈右侧壁扪及囊性包块约4×3cm,有波动感,扪及两个分开的宫体均大约4×3×3cm,轻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外院12月22日彩超显示:双子宫,单宫颈增大,宫颈管内探及无回声区,范围5.0×3.7cm,暗区内可见不规则斑片影,提示宫颈管积脓。入院诊断:子宫畸形,宫颈右侧积脓。12月30日B超监护下行宫颈积脓引流术。

  • 标签: 宫颈积脓 足月妊娠 双角子宫 术后 右下腹痛 宫颈管内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61例),详细记录其患者年龄及肺基础疾病等各项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基础疾病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昏迷和卧床时间、年龄均较高,其GCS评分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应用抗生素和抑酸剂、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间均具有差异(P〈0.05),然而两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会引起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需加强医疗管理,提高相关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提高其临床疗效,并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 简介:大肠癌发病率在全世界仅次于肺癌、胃癌、乳腺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其死亡率居第3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占第4-6位.大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化疗作为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两大目的.辅助化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大部分.化疗给药途径有多种,各有适用范围,目前临床多采用全身化疗.而大肠癌属化疗非敏感肿瘤,故应少采用全身化疗[1].抗癌药的药理特性,对癌细胞杀伤力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在靶区或靶器官的浓度增加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提高10倍以上.因此,在围手术期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提高靶区或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关系到手术疗效.本文就大肠癌围手术期化疗的各种给药途径作一综述.

  • 标签: 围手术期化疗 化疗途径 大肠癌 辅助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 给药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麻醉苏醒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以及全麻静息期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其HR、SBP和DBP水平均较麻醉静息期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期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和有效稳定其生命体征,值得作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的适用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手术 全麻 苏醒期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关节镜探查64例(6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进行镜下清理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34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一年优良率81%;1~2年,优良率92%;2年以上者,优良率73%。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少等优点,为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目的分析喉返神经显露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探讨其喉返神经保护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高风险甲状腺手术患者235例,根据术中喉返神经处理方式分为喉返神经显露组和喉返神经非显露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显著低于非显露组(3.85%VS9.72%,P〈0.05),其手术时间大于非显露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且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喉返神经显露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手术 作用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经腹腔以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方法收治56例上尿路结石病例,包括32例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切开取石术,24例经腹腔手术人路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人路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并且两组术中均予以留置双J管。结果56例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问、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术后进行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随访12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发生。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经腹腔手术入路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均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住院费用上经后腹膜腔手术入路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137例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行直肠癌Miles术的137例结肠造口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态、造口并发与各功能维度和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呈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状态、造口并发术后时间是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造口并发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心理状态、术后时间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角色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受影响,腹泻症状严重,经济困难。医务人员应该培训患者规律排便,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并指导患者正确预防和处理造口并发,以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MILES术后 结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的104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发生率及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及预后并发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58,32.278;P<0.001);观察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预后并发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