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对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58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颅超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EPs波幅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前N20波幅、P37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20波幅、P37波幅均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对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超声 常规康复 脑性瘫痪 躯体感觉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间于我院行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机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皮肤缺损修复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深入研究重要课题和热门课题之一,以往临床常采用同种或异种皮片和皮瓣移植,虽可暂时覆盖创面,减轻感染程度,减少并发症,但有显著抗原性,导致移植后2周左右被排斥[1].

  • 标签: 活性皮肤替代物 皮肤缺损 组织工程学 皮肤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吸/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每次剂量100ml,早晚各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利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较对照组(64.52%)显著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MVV指标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及3个能区评分(症状部分、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及3个能区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采取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更显著,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功能情况,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补肾活血汤 COPD 稳定期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TRAIL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由于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特性而备受人们关注。但也有报道认为有些肿瘤细胞对TRAII。有耐药性。本文就TRAII.及其受体与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RAIL TRAIC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内侧髌股韧带(MPFL)髌股关节内侧主要静力结构,对稳定髌股关节内侧,防止其外脱位起重要作用。临床上MPFL损伤,可引起膝痛、髌骨不稳定等。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者,临床上可行保守治疗,但易复发,早期手术治疗近年为些学者所提倡。本文对MPFL解剖、损伤后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

  • 标签: 内侧髌股韧带 MPFL 解剖 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中脑黑质及其上行黑质纹体通路,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密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从而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严重不足而出现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减少等临床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研究进展 转基因载体
  • 简介: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尽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58例产后恶露不尽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桂枝茯苓胶囊)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2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子宫三径变化和恶露干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2/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1/29),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露不尽 桂枝茯苓胶囊 产后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收治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凝胶对宫颈糜烂临床疗效。方法将复方苦参凝胶直接涂抹于80例患者宫颈糜烂面上,每2天1次,8天为个疗程,轻度1-2个疗程,中、重度3~4个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75例,有效5例,未发现无效病例,也未发现不良反应。总痊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复方苦参凝胶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很好临床疗效。

  • 标签: 复方苦参凝胶 临床疗效
  • 简介: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近10年来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取得重大进展之一.骨干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或普通髓内钉.但其结构不合理,并发症较多.我科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行走,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种安全、有效且微创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PD-1淋巴细胞亚型,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诊治35例可疑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液学标本,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分析以及PD-1表达,然后进行临床随访。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最终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3例,小细胞肺癌5例),剩余4例患者为炎症。CD3+CD8+T细胞比例数值高、CD4+/CD8+比值低、PD-1+/PBMC比例高患者近期疗效越好。未发现治疗前淋巴细胞亚型比例异常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存在PFS差异。结论在本项回顾性小样本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肺癌治疗前特定淋巴细胞亚型与近期疗效相关,尤其PD-1+PBMC比例升高患者近期疗效更佳。需要步前瞻性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下段新鲜骨折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42例胫腓骨下段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组在内固定同时行自体骨移植,另组在内固定同时行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且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两组病人手术后1.5、3、5、9、12月X线片上骨痂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骨痂灰度密度分析显示:同组骨痂灰度密度值随术后时间增加而增大;同期比较,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痂灰度密度值高,自体骨移植组低,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自体骨移植组短,且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比仅仅自体骨移植能很好促进骨痂生长,能更早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骨髓 自体骨 新鲜骨折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元丢失造成AD患者功能损伤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对AD治疗仅以缓解症状为主,并不能解决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而阻止病情发展。现就近年来文献报导,对阿尔茨海默病干细胞及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评估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优劣。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治疗Ccolles骨折疗效对比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从疗效、并发症、愈合时间3方面对两种外固定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①研究纳人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166例患者(小夹板外固定组592例、石膏外固定574例);②小夹板外固定在colles骨折固定愈合中优良率显著高于石膏固定EOR=2.85(1.73~4.7),P〈0.00013;③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石膏外固定[OR=0.33(O.20,0.56),p〈0.00017;④小夹板愈合时间低于石膏外固定但检验尚不显著[加权均数差WMD=-3.87(-8.93,1.18)天,P=0.13〉0.os]。结论小夹板外固定在Colles骨折治疗中有效率高于石膏外固定,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均低于石膏外固定,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各研究采用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不唯,导致对Colles骨折疗效系统评价样本量较少,后期有待通过高质量、大样本临床研究进步验证。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石膏外固定 Colles骨折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手术方法及对并发症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混合痔患者3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55例。对照组采纳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纳PPH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手术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病情,加快切口愈合,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血管内降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共30例患者,均于伤后12h内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体内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持续4~7d平均(21.5±13.7)h。患者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经6个月随访,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本组患者没有出现与血管内降温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维持稳定、波动性小以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管内亚低温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基因稳定性对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威胁,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DNA以维持基因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DNA损伤修复 肿瘤发生 Rad9 Rad1 Hus1
  • 简介:椎动脉变异例李彦,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椎动脉脑部血供两条重要来源之一,它般起于锁骨下动脉第段,经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穿出,经寰椎侧块后方椎动脉沟转向上经枕骨大孔入颅腔。由于椎动脉要穿行横突孔这特点,所以颈椎病,骨质增生...

  • 标签: 椎动脉变异 尸检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