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索家庭医生中医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建设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社区接受家庭医生管理的患者,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常规管理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接受实施家庭医生中医防治一体化服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实施前和实施后居民签约有效率、中心签约对象组合内就诊率;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家庭医生签约对象组合内就诊率及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家庭医生签约对象中心就诊率。结果实施后居民签约有效率及中心签约对象组合内就诊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家庭医生签约对象组合内就诊率及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家庭医生签约对象中心就诊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中医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建立可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流程和方式,强化中医技术和方法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综合利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中医药 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中医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医国际传播的推广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的范围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四川拥有丰富的中医中药资源,也是全国较早建立中医高校的省份之一,积淀了浓厚的中医文化,有其特殊性和优势性,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整理挖掘其中的优势特色,把握中医发展的难得机遇,拓展中医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助推中医医、教研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国际传播 内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3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33例胰腺癌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和轻度缓解分别为15例、4例,总有效率达93.94%;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应用于胰腺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胰腺癌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与之相伴的是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浆细胞乳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以中药辨证内服、外用,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本文对浆细胞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浆细胞乳腺炎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粪便干结、排出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便量减少等。利用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手段丰富多样等优点,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将从回顾近几年的参考文献,研究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的内治性和外治法作出概述,旨在扩大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医综合治疗法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药综合治理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肇庆市基层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了解采用短期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的方式,对基层医生掌握和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评价基层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推广成效,分析影响基层医生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主要因素,找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关键问题,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项目15种以上工作目标的有效路径,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为各级中医行政部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况调查、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我市基层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培训满意度了解培训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为完善培训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结论提出肇庆市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基层医生 中医药适宜技术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不完全梗阻的产妇30例,对其发病因素、诊治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0例中有15例单用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足三里穴位针刺治愈,15例持续胃肠减压治愈,总效率100%。结论针对患者发病因素,早期做出诊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正确保守治疗或适时手术,达到成功治愈的目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术后发生肠粘连和肠麻痹。

  • 标签: 大承气汤 保留灌肠 持续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Hp感染性胃病患者84例,经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与观察组(中药汤剂)各42例,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4%)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治疗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西药治疗。

  • 标签: Hp感染性胃病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之一,发生几率高,持续时间长,症状影响重,且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单一、副作用较多,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辨证论治之法。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为火热阴伤、瘀热互结、痰湿气滞和瘀肿肉腐四种证型,证治方药常以沙参麦冬汤、犀角地黄汤、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等经典方剂化裁而来。

  • 标签: 放射性食管炎 食管癌 放射性治疗 中医药 临证心得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可对人体各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因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治疗RA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完善,中医治疗RA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中医干预方案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嘉兴社区某居委会65岁以上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与中医综合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糖尿病社区管理,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BMI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观察干预1年,两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6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不同分型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和干预治疗,已经证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相关指标。将中医服务与常规社区管理相融合,有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医 耳穴 穴位埋针 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西医治疗药物不多,治疗效果欠佳。梁超教授长期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独到,总结出节段层次辨证理论,善于化裁运用经方,每获良效。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药 梁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均为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予以观察组中医结合康复及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一个月、两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75±3.06)分、(81.09±2.5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Ⅳ~Ⅵ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中医药 康复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穴位贴敷+揿针埋针)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合并有便秘症状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自制中药贴敷神阙穴+揿针埋针于双侧天枢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比沙可啶肠溶片5mg每晚一片,疗程3天,观察1周内两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4.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对照组发生腹泻8例,而治疗组无腹泻发生。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揿针埋针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有效措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揿针埋针 便秘 肺心病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肛瘘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有效的缓解方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肛瘘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缓解肛瘘患者术后疼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肛瘘 术后疼痛 中医特色护理 VA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医补肾强骨方与西医联合用药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4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200例,中医组给予补肾强骨方,西医组给予阿仑膦酸钠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治疗效果与副反应。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5%,西药组为80%,中药组副作用率为3%,西药组为1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增强其户外活动能力,而且药效平稳、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补肾强骨方 西药 效果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特色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在我院医治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乙组(38例)、甲组(38例)。乙组是西医护理管理,甲组是中医特色护理管理,总结护理质量、感染和满意度。结果甲组的技术操作水平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常规应用评分、护理效果评分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感染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患者护理中,中医特色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中医特色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胃脘痛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96/100),高于对照组的78.00%(78/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情志护理、艾箱灸以及饮食护理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胃脘痛脾胃虚寒证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改变,健康观念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社区居民对中医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护理的地位及作用也日渐凸显。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老年人、妇女、慢性病、儿童,融预防、康复、医疗,计划生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 标签: 中医 护理 社区 认知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