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充分验证了安全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安全管理促进了妇产科护理质量,防范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药品的种类也迅速增加,由于临床医嘱和处方用药也随之药物的复杂发生着变化,根据医生的水平和用药的习惯不同,一些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和与药物疗效事故也时有发生,给药剂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的性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积极配合医生合理用药。因此,宣传合理用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建立完善临床用药监督制约体系,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药房管理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麻醉是一项高风险技术,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科的头等大事。麻醉工作是外科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麻醉工作中,降低麻醉风险及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麻醉前能够充分的对患者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及预防,降低麻醉风险,提高麻醉安全性。

  • 标签: 麻醉工作 安全 麻醉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是对上市后药械进行再评价与安全监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药械生产企业开展好ADR(MDR)监测可以确保人体用药用械安全有效,防止药品不良反应(ADR)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的重复发生,对保护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及促进我国医药事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械生产企业 药品不良反应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本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此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结果60例精神科患者发生不安全因素中占比最高的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61.67%,其次为患者自身疾病(56.67%)与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51.67%)。结论患者自身及护理人员因素是造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在临床护理中药加强对患者护理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同时还需要强化医护人员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及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科室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各种护理工作中预防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监管工作建议。方法根据合肥市某县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分析基层药品零售企业现状,并从监管者的角度指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该县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监管工作手段有限、监管工作覆盖率低及工作交流创新缺乏等。结论监管工作中应提高准入标准,严格执行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务公开,引导公众参与日常监督管理;强化信用分级,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管与服务;增加飞检频次,督促企业强化日常质量管理。

  • 标签: 药品监管 监管现状 监管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统计与探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建立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比较2015年与2016年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强化护理安全隐患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尽可能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减少、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改进干预方案,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改进的安全隐患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不良事故发生率、护理人员病情知晓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故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为40.0%(P<0.05);观察组23名护理人员中,21名情况满意,知晓率91.3%;而对照组知晓率为7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众多,既有来自护理人员方面原因,也有患者自身因素所致。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结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护理工作 护理安全隐患 全面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结合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实践,分析安全隐患,提出对策。结论当前存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实践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工作人员因素、用药安全隐患、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可通过加强护士专业素质培训和法律意识教育,强化安全用药护理服务,实行科学优化管理等防护对策来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保障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就诊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呈现出类型多样化、功能全面化的趋势。医疗器械的安全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发挥。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仅是医疗器械制造者进行生产制造的第一标准,也是广大医护人员需要学习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为题,探讨当前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医疗器械 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2015年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不足,研究解决对策。结果相比2014年,2015年的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管理、环境监测、操作流程、灭菌质量等均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避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降低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提高医院总体医疗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是控制内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各科室所应用的无菌物品都保质保量,符合相关规定。工作人员长期在具有心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危害的环境中工作,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防护理念,做好职业防护,更好的完成后勤保障工作

  • 标签: 工作重点 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