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椎间融合加单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单椎间融合加单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单椎间融合加单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椎间融合 单侧椎弓根固定 腰椎间盘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梅毒病人会阴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方法两组产妇均进行会阴切手术。结果两组患者伤口红肿、硬结、缝针针口处有脓性分泌物、阴道黏膜充血或有溃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病人会阴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受梅毒和外界细菌侵入造成伤口感染,需对梅毒病人进行红外线灯照杀毒,或者使用微波理疗,加强术前健康措施的讲解。

  • 标签: 梅毒产妇 会阴侧切术 伤口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弯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弯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弯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弯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弯患者13例,胸段弯的患者17例,腰段弯的患者30例。术前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弯(20o~60o)43例,重度弯(>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弯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食指背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修复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采用食指背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本次选取的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行平均5个月随访,皮瓣均成活,出现静脉回流障碍6例,血管危象在经局部减压处理后解除。皮肤耐摩擦,质地好,感觉障碍不明显,患者满意。结论针对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食指背带血管神经束的岛状皮瓣实施修复治疗,可促感觉功能恢复,避免了二次手术造成的损伤,成功率高,修复后拇指耐磨性好,外形美观,对供区造成的损伤较小,未造成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

  • 标签: 食指背侧 血管神经束 岛状皮瓣 修复 拇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craniectomy,DC)术后早期同硬膜下积液(subduraleffusion,SDE)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单DC术后早期同SDE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保守治疗,12例行腰大池引流术,6例腰大池引流无效行硬膜下积液腔置管外引流术,随诊3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单DC术后早期同SDE多数可保守观察,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腰大池引流术及硬膜下积液腔置管引流术序贯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去骨瓣减压 同侧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保护会阴法降低初产妇会阴切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7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200例)为限制性会阴法下分娩。2013年3月-7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接生,观察两组初产妇会阴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率为14.75%;对照组产妇会阴切率为87.15%,两组会阴切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保护会阴法能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切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减少分娩创伤,产后恢复快,产妇住院时间缩短,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限制性保护会阴法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脊柱凸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常引起心肺功能障碍与残废。早期发现,及时矫治,是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矫形手术由单纯一维矫正向三维矫正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脊柱凸畸形10例,临床结果满意。

  • 标签: 脊柱侧凸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单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单甲状腺结节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9%。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没有出现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损伤、大出血、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随访4个月—1年内,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甲状腺功能健全。结论单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单和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单球囊扩张组32例,双球囊扩张组36例,两组均在CT引导下经椎弓根入路施行穿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面积比值,椎体高度恢复以及有无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后68例获得6个月随访,VAS评分同组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术后两骨水泥分布面积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观察病例均未出现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感染等切口不良反应。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单和双球囊扩张均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短期内对椎体整体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均未出现骨水泥不良反应,CT定位引导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CT引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肺大泡经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应用胸腔镜手术同期治疗双肺大泡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配合过程结果在高效,默契的手术配合下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大约50min~120min。结论高效的手术配合是胸腔镜下同期治疗双肺大泡,缩短手术时间的重要保障,有效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率和痛苦

  • 标签: 双侧肺大泡 胸腔镜 同期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胸脐瓦合皮瓣在修复全手热压脱套伤中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2例全手热压脱套伤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双胸脐瓦合皮瓣转移覆盖全手创面。结果12例皮瓣及植皮全部或大部成活,2例因静脉回流受阻,皮瓣远端出现水泡,水泡给予刺破引流,保护表皮,后期痂下愈合。术后随访手功能恢复满意,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双胸脐瓦合皮瓣修复全手热压脱套伤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全手热压脱套伤较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双侧胸脐瓦合皮瓣 修复 全手脱套伤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骨推拿配合针刺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应用正骨推拿、针刺等中医疗法治疗。对照组68例应用矫形器配合牵引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脊柱弯Cobb角的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中医传统疗法 针刺疗法 正骨推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显微镜下经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选择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壳核出血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镜下经裂手术入路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残腔止血彻底、降低再出血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显微镜下经裂入路的手术治疗更符合微创理念,临床疗效较满意。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侧裂入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年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儿,采用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者39例,二次复位成功者7例,40例达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6例桡骨解剖复位,随访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患肢外观无畸形,功能优35例,良11例。结论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背移位骨折,配合骨折三期辩证内外用药,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复位后骨位稳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旋转手法 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采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对会阴切率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会阴保护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则采用会阴无保护性实施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会阴切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切发生率为11.4%,对照组产妇的会阴切发生率为42.1%,观察组会阴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会阴接生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能够显著改善其会阴切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桡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外伤后创面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拇指桡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根据拇指桡背解剖,在拇指桡背设计相应皮神经营养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结论拇指桡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符合就近修复原则,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 拇指末节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