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例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对此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饭后服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在经过对症诊断和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对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治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EDTA抗凝剂 血小板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痛风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患,主要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导致,发病不分男女老幼,多见于成年人且以男性患者居多。本研究具体分析收治的一例年轻通风患者,总结诊治体会,为临床痛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痛风 诊治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予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加深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变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作特点、诱发原因以及伴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4%的患者是因为高嘌呤饮食所导致的,39.3%的患者是因为饮酒所导致的,14.3%的患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的。其首发症状为第一跖趾的有33/56(58.9%),首发症状为其首发症状为第一跖趾的有58.9%,首发症状为膝关节炎的有10.7%,踝关节炎的有7.1%,跗骨关节炎的有12.5%。所有患者在痛风性关节炎中伴发有肥胖或超重的有69.6%,伴发有高脂血症的患者有55.4%,伴发有高血压的患者有48.2%,伴发有糖尿病的患者有35.7%。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大多见于第1跖趾关节,对该病的发作特点、诱发原因以及伴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痛风性关节炎防止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特征 第一跖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实施在脑卒中患者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我院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10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治疗时实施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滕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假性动脉瘤(PSA)的诊治方法。方法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例LC后假性动脉瘤患者,探讨其诊治、预防措施。结果5例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接受栓塞治疗和开腹止血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诊断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介入栓塞疗法和开腹止血为常见治疗方法,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和手术操作密切相关,临床需加强预防,减少LC后假性动脉瘤发生,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假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痛风患者43例,于2015年5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3.3%(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痛风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痛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急性痛风患者采用清热除痹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2例急性痛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6例患者采取依托考昔片作为对照组,另6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清热除痹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关节肿胀和温度评分可以看出,研究组VAS评分(3.2±1.2)分、关节肿胀评分(0.4±0.1)分和关节温度评分(0.3±0.1)分均低于对照组(4.6±1.7)(0.9±0.3)(0.7±0.2)分,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1%,比对照组21.21%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痛风患者在西药基础上,结合清热麻痹汤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痛风 清热除痹汤 依托考昔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学龄期儿童假性近视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门诊的92例假性近视学龄期儿童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卫生用眼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83%,观察组达到86.96%,视力恢复速度方面,治疗2周时对照组中17.39%患者视力有效恢复,观察组达到43.48%。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学龄儿童假性近视可以有效改善视力状况,解除调节痉挛,而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假性近视 托吡卡胺 学龄儿童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泄浊除痹汤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的效果分析。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苯溴马隆片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联合泄浊除痹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尿酸改善情况显著较好,P<0.05。结论对于通风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案为基础,联合中药泄浊除痹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血尿酸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泄浊除痹汤 痛风 血尿酸 排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鹏软膏与依托考昔联合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痛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研究组给予青鹏软膏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WBC指标均得到较大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UA指标和WB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红肿等症状均得到较大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红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鹏软膏与依托考昔联合应用于痛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红肿等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依托考昔 痛风患者 青鹏软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20例,分别给予低剂量(0.5mg/次,3次/d)、中剂量(1.0mg/次,3次/d)和高剂量(1.5mg/次,3次/d)秋水仙碱进行治疗。并对其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0.5mg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1mg组(χ2=4.800,P=0.028)和1.5mg组(χ2=7.025,P=0.008),而1mg组和1.5mg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548);0.5mg组疼痛缓解时间显著高于1mg组和1.5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5,P<0.001);1.5mg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0.5mg组(55.00%vs10.00%,χ2=6.144,P=0.013)和1.0mg组(55.00%vs15.00%,χ2=4.286,P=0.038),0.5mg组和1.0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633)。结论采用中等剂量1.0mg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剂量和高剂量,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秋水仙碱 痛风急性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12个月的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6例痛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疼痛评分为8.69±1.75分,随访12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61±0.23分,痛风石溶解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痛风石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并对患者实施12个月随访,能够在尿酸持续达标的基础上,溶解痛风石,提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石疗效明确,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非布司他 痛风 痛风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痛风结节经皮破溃排出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合并感染,经久不愈。2016年我科收治了1例左手背痛风石溃疡破溃化脓伴感染,深度达到肌层、肌腱,未见明显的骨质外露,经伤口换药后1个月愈合。现报告如下。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感染化脓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痛风石破溃伴有严重感染化脓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配合,循证运用,入院后请外科会诊及查阅相关文献后,采用5%碳酸氢钠液侵泡创面后用刮匙清理,尽可能将结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清除干净,以便加快伤口的愈合,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1,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针对有化脓性的伤口,用双氧水进行冲洗伤口,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每日换药一次,根据创面情况酌情增加换药次数,直到创面结痂。用抗菌银离子凝胶涂擦,纱布覆盖于患处后予绷带固定,每24h更换1次绷带固定时应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每8h观察患者被包扎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并询问听取患者的主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得到有效的护理,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关节疼痛缓解;痛风石破溃创面干燥结痂,化脓性伤口愈合,三餐规律,基本能执行低嘌呤的饮食原则,养成了每日饮水习惯,基本掌握自我护理。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化脓性的伤口采用双氧水冲洗,5%的碳酸氢钠浸泡冲洗,在使用0.9%氯化钠冲洗,再使用TDP灯的照射,使用我们的抗菌银离子凝胶能够缩短病程;一旦发现痛风石破溃,应检查尿酸水平,并及时从全身和局部两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疗,其中局部的创面处理至关重要。痛风患者采用个体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教育,期望最终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达到真正行为改变,延缓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抗凝剂,在临床上获得认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临床有报道称EDTA可诱导血小板PLT聚集,使PLT的计数假性减低,即临床所诊断的EDTA依赖性假性减少症(EDTA-PTCP),严重影响PLT计数的准确性。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病例在平时检验工作中时有碰到,如果检验工作者镜检意识淡薄,或是由于经验不足,此种PLT假性减低很容易被认为PLT减少症,造成临床的误诊,给患者诊断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血液分析仪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血常规分析中。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捷、高效、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因为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和血小板易于粘附、聚集、破坏等特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经常会出现假性减少现象,临床也经常反映的问题,因此会影响临床医生的临床诊断。

  • 标签: 血小板 抗凝剂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予非布司他口服治疗,B组(对照组)予非布司他、双醋瑞因口服治疗,如合并急性关节炎期患者,予加用秋水仙碱片0.5mgTid控制,比较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后A、B组VAS评分、尿酸值、ESR、CRP(4周、12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12周后A组炎症指标(CRP)降低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痛风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

  • 标签: 非布司他 双醋瑞因 IL-1 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除痹汤治疗脾肾不足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病房74例脾肾不足型原发性痛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依照诊疗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使用自拟除痹汤治疗,最终分析两组治疗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除痹汤在脾肾不足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自拟除痹汤 脾肾不足 原发性痛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社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嘌呤醇片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于虎杖痛风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得分、VAS疼痛评分及生化指标(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得分、VAS疼痛评分及生化指标(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均比治疗前好转(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或治愈社区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病症,且副作用少,更安全,受社区患者的信任,故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泄浊法结合温针灸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例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结合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别嘌醇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2.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健脾泄浊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脾泄浊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温针灸 四君子汤合平胃散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影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0个患病关节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结果CT、MRI的检出率分别为51.67%(31/60)、86.67%(52/6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和MRI影像显示痛风结节以及关节面下囊变的关节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显示关节滑膜及韧带侵蚀、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关节周围肌间隙水肿的关节个数比之于CT明显偏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但MRI的检查总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

  • 标签: 痛风性 关节炎 影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