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国内外研究数据一致显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社会干预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而且还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本文主要对当前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会的心理社会干预做一综述。首先,本文介绍了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取的几种心理社会干预;其次介绍了心理社会干预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回归社会 心理社会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江苏省民政厅下属的优抚医疗事业单位,本文以江苏省荣军医院为例,从引入社会工作后医院原有医疗业务的深化、未来业务的拓展、医院职能的发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论述民政优抚医院引入社会工作的实践,探讨民政优抚医院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民政优抚医院 社会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会支持,6周期化疗结束后两组的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6周期化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完善社会支持对提高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志愿服务对住院老年患者与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意识清晰伴有一定的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社会非专业志愿者的客观支持;实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争取专业志愿者的主客观支持,提高其社会利用度。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在社会支持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社会志愿服务与住院老年患者生活满意度呈一定相关性,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应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实行以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减轻照顾压力。

  • 标签: 老年患者 社会志愿服务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矛盾加剧,通过社会的监督和医院采取措施不断的改进、完善服务,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 标签: 服务质量,社会测评,医疗服务,满意度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与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也应当不断得到提升,这才是均衡的发展,也是协调稳定的发展,这才是和谐社会的体现。本文将从多方面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探究。

  • 标签: 疾病预防与控制 和谐社会 构建
  • 简介:摘要医务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效果的社会工作者①。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当前社会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对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产生的重大阻力。其中,医疗问题特别是医患关系问题的合理解决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中的关键,而以往的只关注病人生理性病变的医疗救助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第三方角色的加入。医务社工作为第三方,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资源整合,实现医患关系的最优化状态。我院作为综合性中医院自2011年以来,初步建立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在医院内开展爱心助医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医务社会工作。医院在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同时,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得到患者的好评,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量表中除自我照顾和家里职能2个因子外,观察组护理后SDSS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人格的恢复,有利于稳定病情和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现状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探析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妇科肿瘤患者中选取42例进行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现状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对比患者焦虑抑郁和常模之间的差异性,P<0.05;分析患者焦虑抑郁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患者SDS同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妇科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妇科肿瘤患者 术前心理卫生现状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和推广患者满意度社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信息系统管理下的患者满意度社会评价的内容、结果与问卷调查内容、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患者满意度社会评价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患者满意度社会评价的内容细化,调查的范围广,全程无人为因素干扰,结果更具公正性、真实性,对医院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改善,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社会评价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中药标本馆的社会服务性,使标本馆充分发挥潜力,使之成为在满足教学研究需要的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的中药科普实践平台。

  • 标签: 中药标本馆 社会服务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于我院门诊复查的10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并采用SDS和自制的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主要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感到社会对自己的歧视、对家庭的愧疚、担心疾病无法康复、与人交流沟通的恐惧、家庭经济困难、找工作受挫以及担心家庭对自己的失望。结论充分了解导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自信,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 标签: 精神分裂 抑郁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为(8.14±1.79)分,对照组PANSS量表总分为(14.08±1.53)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总分为(16.27±2.35)分,对照组QOL-100量表总分为(10.21±1.68)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位脑梗死患者,把其作为心理状态护理的研究对象。把60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把两组患者平均分为30位,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病情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护理后的数据显示当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社会的适应状况有效率是9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对社会的适应状况有效率是75%,两者相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脑梗死患者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后,有很大的改善效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心理状态护理 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并指导肠造口病人的护理。方法以70例肠造口病人为对象,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和社会支持评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33.72±4.68,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55±7.86、10.63±3.72、15.49±5.17、6.43±2.56。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24、0.756、0.733、0.698,p<0.05)。结论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较差。强化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亲情护理和心理干预,对于改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分析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式化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于研究组实施程式化训练6个月,而对照组自行在家康复,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自知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状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程式化训练后,两组ITAQ总分均增加及SDSS总分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比较,6月末ITAQ及SDSS总分改变明显的优于入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程式化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社会功能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区 自知力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队驾驶员事故倾向性与军人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驾驶员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336名驾驶员,根据有无交通事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135名有交通差错者和对照组201名无交通差错者采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样本数据应用t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处理。结果交通事故组驾驶员职业压力量表总分及压力情景、婚姻家庭、工作压力及角色不清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无交通事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两组军人社会支持量表的F1(主观支持)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007,p=0.004);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婚姻家庭、角色不清是军队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军队驾驶员交通事故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无交通事故者,社会支持却低无交通事故者,其中工作压力、婚姻家庭、角色不清可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军事人员 驾驶员 交通事故 军人职业压力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方法在抚顺市社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共调查了189名≥60岁的常住居民(应答率为93.1%)。用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LESE)评估老年人的生活事件,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用6条目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样本QOL得分为(21±3),SSRS得分为(41±8),负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得分在0-240分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配偶一起生活、负性生活刺激少、社会支持较高的老人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结论本研究提示对社区老年人,尤其是遭遇了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事件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卫生检验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认为卫生检验工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卫生检验工作决定了国家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上述结论,从进一步深化对卫生检验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卫生检验工作的组织和保障体系建设以及进一步提高卫生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卫生检验工作、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卫生检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卫生工作 地位和作用分析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