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鲜羊膜在唇裂整复术创面愈合中减小皮肤疤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所做唇裂整复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人。实验组在唇裂术后每日用新鲜羊膜覆盖创面;对照组在唇裂术后每日清洗创面后使创面保持干燥。拆线时比较两组创面的疤痕大小。结果实验组的疤痕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新鲜羊膜用于唇裂术后创面可减小皮肤疤痕的产生。

  • 标签: 新鲜羊膜 唇裂 疤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寻求一种既能抑制细菌生长控制创面感染,又能改善损伤组织的供氧、消炎,恢复组织有氧代谢功能加速创面愈合1。方法自2009-2012年,我们对160例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酒精湿化局部氧疗新方法,治疗外伤性感染创面、烧伤、断指再植、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等创面愈合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酒精湿化氧疗组。结果酒精湿化氧疗组创面愈合明显快于对照组,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讨论酒精湿化氧疗,能提高局部组织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的有氧代谢功能,加速创面愈合

  • 标签: 酒精湿化 感染创面 局部 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促进兔耳皮肤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制备兔耳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创面敷PRF)和对照组(普通换药),术后通过大体观察,计算创面面积和组织学切片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创面的缩小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更快愈合。结论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以明显地促进兔耳皮肤创面愈合

  • 标签: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填塞瘘管切口,对照组40例采用甲硝唑纱条填塞瘘管切口,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分泌物量、肛门功能、创面愈合率及愈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伤口疼痛、分泌物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肛瘘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能加速创面上皮细胞修复,缩短肛瘘术后创面修复时间

  • 标签: 康复新液 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0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同一块深度烧伤创面的两部分,分别采用rhEGF法和rhEGF+rhFGF法换药治疗,评价上述受试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及愈合速度。结果rhEGF+rhFGF法残余创面愈合(12.45±8.42)天,明显少于rhEGF(29.7±10.12)天(t=2.225,P<0.05);两种方法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t=1.684,P>0.05);愈后2年rhEGF法SI为8.92±1.78,明显低于rhEGF+rhFGF法6.12±1.54(t=2.116,P<0.05);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治疗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减少后期瘢痕的形成,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烧伤创面 愈合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均采用中草药清洁换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无需二期缝合。结论中草药对切口愈合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清洁换药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各种灾难和事故频繁发生会导致骨折和神经损伤事件时常出现,而骨折愈合与神经损伤之间存在的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本研究在综合检索和分析维普网和知网资料的过程的基础上,对有关神经损伤和骨折愈合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借鉴。探讨了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神经损伤对于同一个病体的骨折愈合方面存在的影响、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等。

  • 标签: 神经损伤 骨折愈合 神经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32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病人进行随访,找出骨不愈合的原因、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骨不愈合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骨折类型及局部损伤情况、手术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内固定不确切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当等。结论可靠的内固定、术中软组织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避免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重要措施;骨不愈合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骨不愈合
  • 简介:摘要报道26例VSD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保证有效负压,关注伤口创面情况,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使用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的26例患者创面愈合,无感染,无并发症。

  • 标签: 维斯第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耐克(又称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未愈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皮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结果本案例中,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结论应用皮耐克修复难愈性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难愈创面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缺陷的特点分为三型实性非均质型30例(52%),混合回声型16例(27%),类囊肿型12(21%)。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剖宫产术 伤口愈合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经常见到肛门区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情况,2006~2012年我们共观察了肛门区术后创面965例,有21例创面难以愈合,占2.2%,原因有患者全身因素,也有手术和围手术期的原因,恰当的治疗效果良好,我们的处理体会如下。

  • 标签: 肛门区术后 创面难以愈合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选取烧伤患者64例,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有57例,烧伤面积在15-30%的有6人,烧伤面积在30%以上的有1人。对所有患者采取负压吸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液,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在9d的引流之后,进行植皮或者是皮瓣移植手术成功;另外5例患者经过两次引流之后长出新鲜肉芽,后经植皮术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中应用能有效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烧伤创面处理中较为先进的技术。

  • 标签: 负压吸引 烧伤创面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在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按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原则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主伤口予明胶海绵覆盖创面。治疗时间3-5周,观察2组伤口痊愈时间。结果2组均痊愈。治疗组43例痊愈时间为21-28天。对照组43例痊愈时间28-40天。2组痊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能够缩短肛瘘术后伤口痊愈时间

  • 标签: 明胶海绵 肛瘘 手术 伤口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SP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用兔作下颌骨骨折的动物模型,分别于骨折前1天及骨折后第1、4、7、14、28天取骨断端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以探讨SP在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P在骨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中广泛表达;从骨折后第7天出现增强,第14天到第28天表达最强。结论在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SP在骨组织细胞上的表达增强,SP对骨折的愈合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SP 下颌骨 骨折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有效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方式。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至1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1±1.03)年;治疗有效率为96.8%。结论导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较多,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应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处理,术后给与持续的负压封闭引流和高压冲洗,能够有效的治疗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 标签: 脊柱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临床特点 临床诊治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80例剖宫产者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7天至拆线,试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术后6小时左右对患者切口部位给予微波治疗,照射距离切口1~2cm处,每次15~20min,一日两次,连续5~7天至拆线。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和愈合情况。结果切口疼痛程度试验组0级患者达45%显著多于对照组17.5%,Ⅲ级患者未见0.0%,显著少于对照组17.5%(P<0.05),说明采用微波治疗可明显减轻疼痛;切口愈合情况试验组甲级达82.5%显著优于对照组67.5%,丙级未见0.0%,显著优于对照组10%,(P<0.05),说明采用微波治疗可明显促进切口愈合。结论剖宫产术后微波治疗可减轻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波治疗 剖腹产术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的护理措施,通过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针对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特征,在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血糖监测、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加强营养等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占1.76%,经换药治疗与积极的护理12d后痊愈。其余55例患者未出现任何感染现象,均属于甲级愈合。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细致的伤口愈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促进伤口的愈合,保障患者的生活及健康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术后 伤口愈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