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性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清开灵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为74.35%,实验组在接受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为90.28%,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降低呼吸道白细胞数量的对比上,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且起效迅速,在临床治疗中是值得进行推广的。

  • 标签: 中医药防治 呼吸道感染 注射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围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围产感染CMV的患儿和80例围产感染HBV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90例健康儿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检测CM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CMV-IgM和CMV-IgG指标值,检测HB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HBV标志物和母亲HBVDNA,对照组健康儿和母亲做上述对应检查。结果CMV感染组患儿母亲的CMV-IgM、CMV-IgG阳性率依次为44.44%、83.33%,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2.22%、23.33%(P<0.05)。54例母乳CMV-DNA阳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81.48%(42/54),18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22.22%(4/18),二者比较,P<0.05。同时,80例HBV感染组患儿母亲HBeAg、HBVDNA阳性率依次为80%、75%,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7.78%、13.33%(P<0.05)。结论母体感染CMV、HBV是造成围产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前和围产期检查对防治围产感染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围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狂犬病毒PV-2061株病毒滴度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取12批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病毒样品,分别采用蚀斑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与小鼠脑内注射法进行比较,验证其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另取一批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病毒样品,用蚀斑法和免疫荧光法重复检测6次,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精密性。结果蚀斑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得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注射法之间呈正相关性;重复测定同一病毒样品,免疫荧光法的变异系数更低,表明免疫荧光的重复性更好。结论以细胞法替代小鼠法检测狂犬病毒的毒力是可行的。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快速、准确、精密度好,为狂犬病毒PV-2061株的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免疫荧光法 蚀斑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在缓解患者口腔疼痛及促进口腔疱疹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口腔疼痛及疱疹恢复情况,观察时间为5.5天。结果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及疱疹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对患者的口腔疼痛及口腔疱疹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G)亲和力指数(AI)在诊断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在我院同时进262例孕妇血清标本,化学放光法检测CMV-IgG、IgM和AI。结果262例标本中,检出8例低亲和力。中低亲和力总检出率4.96%(13/262)。112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高于150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亲和力是判断原发感染重要指标。亲和力指数联合CMV-IgG、IgM检测诊断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亲和力 巨细胞病毒 原发感染
  • 简介:摘要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早期的釉质龋主要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病损,其主要病理表现为釉质表层相对完整而表层下脱矿严重1。在正常釉质中存在一个矿化程度高的表层结构,该结构厚度约为30μm,釉柱少但排列更加紧密,同时较下层釉质具有更强的抗酸性。在早期釉质龋发生时,相对完整的表层也并非真的完整。釉质表层上出现直径约0.1~0.5μm的微小孔隙,这些孔隙直达釉质深层,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系统,为酸的扩散、矿化物的进出提供了通道。

  • 标签: 龋病 早期釉质龋 侵入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以来收治的8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来疗效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与慢性肝病特异性评分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比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中医药 苦味叶下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低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指标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7年我院住院部内科收录的8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和B超肝硬度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随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三种不同程度的肝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临床指标在检验轻度、中度、重度肝炎上符合率分别是91.3%、65.4%、78.8%。结论临床实验室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初步诊断有良好的效果,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还需要结合组合B超肝硬度检测。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临床检测 B超肝硬度检测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腹泻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95例腹泻婴幼儿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对比各个年龄段腹泻患儿的阳性检测率。结果0.5~2岁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婴幼儿进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0.5~2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高,对粪便中的轮状病毒进行检测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婴幼儿 轮状病毒 感染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面抗原阳性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10例,转化为肝癌的3例,转化为慢性肝炎4例,二对半为小三阳25例,二对半为大三阳为27例。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检验能够更准确的获得患者的病情结果,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乙肝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乙肝病毒 携带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行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对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以延续性护理方式对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组间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方面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丙型肝炎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丙肝 抗病毒 依从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及治疗预防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70例以及50名未进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丙肝病毒抗体和丙肝病毒-R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血透病人中携带阳性丙肝病毒抗体的患者有15例,携带丙肝病毒-RNA阳性的患者有14例,50名未进行血液透析的门诊就诊患者中仅1例丙肝抗体阳性,无丙肝-RNA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做透析的过程中,丙肝病毒感染的感染率要大于正常人,且主要的感染途径为血液感染、免疫力下降以及受到透析仪器被污染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肝病毒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结核病曾经被认为是绝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曾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在现代医学条件下,早发现和早治疗使结核病的治愈率几乎能达到90%以上,但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患者数为130万人,占全球发病的14.3%,居全球第二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估计人数居全球第一位。

  • 标签: 肺结核 宣传诊断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特点的分析。方法本文选择采用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8月所收治的肠炎患儿,其中2017年2月到12月间选择其中的120例进行调查,2018年1月到8月间,选择其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两年之间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对于所有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了解大便潜血,并且进行轮状病毒检验,统计不超过1周岁的婴幼儿的喂养方式。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2017年时发病率为17.50%(21/120),2018年时的发病率为20.00%(20/100);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龄不超过1周岁的婴幼儿群体之中,发病不存在时间限制,全年任何时间均可发病,但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分析其喂养方式可以得出,母乳喂养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病毒性感染容易导致婴幼儿存在有腹泻症状,而且季节和婴幼儿的喂养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所以临床应该对此进行重视,强化各项工作,促进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预防和治疗。

  • 标签: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发病特点 喂养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4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于发病1周内行脑脊液检查与脑电图检查。观察本组患者的脑电图表现,并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患者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结果本组48例患者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活动慢性,慢波增加,a波减少,部分呈广泛慢慢波节律,θ与δ波增多,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变化。其中双侧或局部阵发性尖波、棘慢复合波与尖慢复合波6例;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多形性θ与δ波2例;活动、阵发性高幅多相尖波1例。本组48例患者经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100.00%,高于脑脊液检查阳性率79.17%(P<0.05)。结论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病患70例,将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35)。对A组实行动态24h脑电图监测,而B组则应用脑电图进行常规监测。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并对各组的异常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异常率为91.43%,比B组的65.7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中监测结果提示正常的3例患者,无1例发生后遗症和死亡,并且,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情况和预后基本一致。B组12例正常病患中4例发生后遗症。结论利用动态24h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病患进行监测,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监测结果,能够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 脑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为骨折术后卧床休息,且术后2周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呼吸频率和心率加速、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确诊为肺血栓栓塞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骨折术后容易并发肺血栓栓塞,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折手术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常规脑电图监测、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动态组重度异常(χ2=4.01)、中度异常(χ2=4.03)、轻度异常(χ2=4.86)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种不同脑电图监测方法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动态脑电图监测 病毒性脑炎 &theta 波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16例慢性鼻_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在使用抗生素、激素、抗组胺药、中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生理性海水8~12周,观察鼻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在术后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生理性海水治疗后,鼻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后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生理性海水,是防治术后鼻腔粘连并发症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腔粘连 并发症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 生理性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