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15例SLE患者进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免疫球蛋白LgG、补体C3指标变化程度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LgG均有明显下降,补体C3升高,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免疫吸附能有效控制SLE活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应充分做好治疗前准备、治疗中观察与处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工作,提高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6岁儿童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缺乏状况,探讨其缺乏或过多的可能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Bohui-5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社区儿童1424例0~6岁小儿末梢血做微量元素检测分析。结果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较易发生缺铁、锌、钙,尤以缺铁、锌严重。结论加强对儿童微量元素的定期检测,及时预防元素缺乏;提倡和宣传母乳喂养,平衡饮食合理营养。

  • 标签: 儿童 末梢手指血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进而促进临床用药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21例健康男性作为观察对象,单剂量口服200mg头孢克肟,并在服药0、30min、1h、2h、3h、4h、5h、6h、8h、12h、16h、24h时采集受检者血清样品,采用RP-HPLC法对血清中头孢克肟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药动学相关参数。采用双单侧t检验方法,比较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AUC、Cmax、Tmax等参数之间的差距。结果头孢克肟混悬与头孢克肟颗粒在健康人群中体内药-时曲线符合单室开放模型(一级吸收),且两种制剂药物动力学AUC、Cmax、Tmax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头孢克肟混悬对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107.4%。结论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在健康人群体内具有相同的生物效应。

  • 标签: 头孢克肟混悬剂 头孢克肟颗粒剂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常见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8月~2015年9月乙肝五项检测血液样本共400例,将400例血液样本随机进行抗凝与非抗凝处理,分为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每组各有200例。对400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与金标法的检测。结果抗凝组血液样本阳性率为38%(76/200)高于非抗凝组13%(26/200),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敏感度为90.2%(46/51)高于金标法82.14%(46/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乙肝五项进行检测,出现一定误差,主要原因为血液样本的溶血性,需要在检测前进行处理。

  • 标签: 乙肝五项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新型药用辅料薄膜包衣预混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列举了其代表性产品,并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

  • 标签: 药用辅料 预混辅料 薄膜包衣预混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造影外渗的原因与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并出现造影外渗的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优质护理后,其中25例轻度外渗均于24h消肿,3例重度外渗均于48h消肿。结论CT增强扫描中造影一旦发生外渗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影响检查效果。根据容易发生外渗的原因,做出相对应的预防,可一定程度减少外渗的可能性。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为临床提供合理准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疱疹病毒应用实时定量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择取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疱疹病毒感染者,共有45例,分别用实时定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液、分泌物,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在分泌物检测中,实时定量法检测所获阳性率(88.9%)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44.4%);在血液标本上,实时定量法检测所获阳性率(37.7%)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57.7%),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疱疹病毒分泌物检验中应用实时定量法所获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优先使用,但要注意在血液检测中一般不建议使用实时定量法。

  • 标签: 疱疹病毒 实时定量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状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9月间,384例进行微量元素检查的儿童,将儿童根据年龄分为三组,0~1岁为第一组,共117例,1~2岁为第二组,共134例,2~3岁为第三组,共133例,调查所有儿童的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三个组患儿的钙离子、镁离子、铜离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1组、2组患儿的铁离子、锌离子水平与3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组患儿均无铜离子缺乏状况,1组、2组患儿铁离子、锌离子缺乏人数明显高于3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个组均存在缺钙患儿,三个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不相同,要注重儿童不同时期的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微量元素 保健门诊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物得到的获益更多,这一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癌症病人食用饮食中抗氧化物的担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石黄退热灌肠的制备、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用石黄退热灌肠直肠推入保留灌肠法,治疗104例外感发热患者,单次退热时间为0.9±0.2小时,热程为1.5±1.2天,总有效率96%以上,优于对照组。结论石黄退热灌肠处方合理,质量可控,工艺可行,给药途径独特,疗效显著,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石黄退热灌肠剂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颗粒是中药的常用剂型之一,综合了中药制剂理论的传统性和新颖性。目前,随着各种工艺技术如提取、纯化分离、制粒等不断发展,因其剂量较小,服用、携带、储存、运输均较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中药颗粒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制备工艺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梅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接收的60例梅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再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5例非梅毒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对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进行研究。结果ELISA检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都要显著高于TRUST检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且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差异P<0.05,ELISA检验的假阳性率要比TRUST检验的假阳性率更低。结论ELISA检验梅毒的特异度、敏感度要比TRUST检验高,并且其假阴性率要低于TRUST检验,由此看出,ELISA检验更适用于临床检验梅毒。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微量元素是人体生存的必需元素。一般而言,人体微量元素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引起疾病。同时,血脂代谢也会受到微量元素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发展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微量元素锌、铜、铁,以及宏量元素钙、镁在血脂代谢中的作用。

  • 标签: 微量元素 血脂代谢 心血管疾病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借助相关书籍及权威性期刊,对不良反应的成因进行总结。结果引起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多种,主要为药物药材自身质量因素、药物配置因素、患者个体差异、输液不合理等。结论临床应针对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成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和相应对策,以为临床实践做更好的理论参考。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64例应用中药注射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给出有效的对策。结果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主要为胃肠系统、皮肤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证不符是导致中药注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配伍失误、用药时间过长次之,较之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在临床治疗中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注意中药注射输液反应和辨证论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常见因素 处理对策 输液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痹康搽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质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建立薄层色谱法,对克痹康搽中红花、赤芍、木瓜等药材展开定性鉴别,并对处方中有毒性药材草乌、马钱子所含的主要成分乌头碱、士的宁进行限量检查1。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建立的鉴别项和限量检查项具有专属性强、无干扰、重现性好等优势。结论上述建立方法对克痹康搽的鉴别和限量进行检测,方法可靠,专属性强、无干扰,可确保用药安全,值得关注。

  • 标签: 克痹康搽剂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 鉴别 限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中药注射使用情况,为儿科中药注射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病历,并通过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使用比例为91.09%,单用中药注射比例为70.06%,二联用药者占29.54%,三联用药占0.4%。

  • 标签: 儿科 中药注射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