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择选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对两组患儿遵从医嘱行为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遵从医嘱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育迟缓儿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比较患儿治疗后各项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分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和语言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语言治疗师 家庭语言干预 发育迟缓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次性掀针贴刺耳穴治疗脑梗后语言謇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过外院康复治疗后仅遗留语言謇涩的脑梗患者进行掀针贴刺耳穴治疗。选定耳穴区脑点,皮质下,咽喉,舌区。局部皮肤75%酒精消毒,一次性干棉签拭干,用小号止血钳夹持θ0.22X1.3MM的一次性掀针贴刺入以上耳穴区中央并适力捏压2~3次,以患者感觉刺胀感为宜。外敷无菌纱布并固定。左右耳交替贴刺。每3日1次,连续2周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期间不另外服用任何药物。结果语言謇涩症状基本消失,表达顺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掀针贴刺耳穴治疗脑梗后语言謇涩病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研究。

  • 标签: 掀针 耳穴 脑梗 语言謇涩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老年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挑选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纳入的老年患者86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此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未表现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重要性,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缓解负面情绪。

  • 标签: 语言沟通技巧 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在精神病护理中施以心理护理、语言沟通,能够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利于个性化优质护理的落实,以及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对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使其身心达到最佳治疗与康复状态,继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服务水平。

  • 标签: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精神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16例患儿为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4.8%,相比于对照组的82.8%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对患儿展开肢体语言沟通,可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言语疗法在语言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对其感知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眼光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语言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各为观察组(以常规疗法+言语疗法治疗,n=39)与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n=39),最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感知恢复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言语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知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9.7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障碍患者实施言语疗法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感知恢复进展,对于患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语言障碍 言语疗法 感知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磁源性影像改变。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30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采用MEG对两组受验者大脑语言功能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两组受验者语言功能的磁源性影像进行命名记录。结果对两组受验者语言功能的磁源性影像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人员左脑Broca区明显比对照组低,右脑顶下小叶精、Wernicke及Broca镜像区激活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出现明显变化,通过MEG技术可准确诊断。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症 语言功能 磁源性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能促进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精神、躯体功能、心理功能PSD、独立性LID、总量表)。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87.14%)显著低于护理组(98.5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WHOQOL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联合言语治疗仪治疗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失语症患者96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语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理解增量评分、复述增量评分、命名增量评分、自发语增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失语症患者在接受语言治疗仪治疗的同时,早期阶段实行语言康复训练,将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失语症 言语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2~4岁已确诊为自闭症的患儿150例,均进行Gesell评估并检验血清25羟维生素D3,比较语言能区DQ>86与语言能区DQ<86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结果语言能力正常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于语言落后的儿童。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自闭症 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纳入的120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复语汤,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前两组失语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效果明显,可进一步缓解病情,改善语言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中西医治疗 失语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康复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神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两组患儿语言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语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康复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康复 鼠神经生长因子 小儿脑性瘫痪 语言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其护理工作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中,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进行调查,选择符合调查要求的25例精神科护士参与此次研究,对护士的护理工作环境进行调查,并调查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调查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的平均得分和其他科室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环境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环境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应尽快改善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从而使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环境 工作满意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现阶段县级药房管理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而且药品进货机制有待创新,甚至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加之药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专业药学人才匮乏和服务意识差,严重影响了当前先进医院的发展。本文先对目前县级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积极应对,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 标签: 药房 县级医院 管理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威胁到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我国的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20年前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为10~20/10万,如今则高达40~50/10万,增加了三倍左右,且发现时,不少是中晚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控制其发生及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乳腺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有利于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2012年来我县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的筛查工作感想,提供给广大同行在乳腺癌筛查工作中作参考。

  • 标签: 妇女乳腺癌 健康宣教 筛查 办法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医院党建工作中诸多问题逐渐凸显。随着网络发展日益深入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医院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梳理了医院党建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学一做”党建活动,对医院党建创新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医院党建 党建工作创新 实践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病案编码员工作能力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其能力展开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300份出院患者病历,分析整理并进行检查,统计病历缺项、准确度情况,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果1300份病历经检查发现,5份存在患者基本信息缺失或错误、29份存在住院过程信息缺失或错误、37份存在诊疗信息缺失或错误、1份存在费用信息错误的情况。经分析发现,病案编码人员认知态度、编码能力、病案审核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是影响病案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势在必行。结论端正编码员专业态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质控,加强病案专业团队的建设,有效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编码员 诊疗信息 工作能力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细节管理的方法,细化操作规程,规范工作流程,为我院住院药房管理提供参考措施。方法分析住院药房在药库申领、陈列养护、药品调配、药品发放、药品退药、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拆零药品管理、急救药备药、近效期药品、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药事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细节管理措施。结果提出药品库存下限管理、陈列批号管理、执行医嘱事先核对、药品发放反复核对、退药系统分类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精准数字化、拆零药品卫生和准确性、急救药备药科学化、近效期药品动态化、财务管理最低损耗、人员专业化、药学服务多元化的细节管理措施。结论通过细节管理,工作内容详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利于提高药房管理水平。

  • 标签: 住院药房 细节管理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