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部分切除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除,观察组采用部分切除,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行部分切除临床效果优于切除,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的正常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次切除治疗胃癌患者的方法效果。方法对Ⅱ、Ⅲ期胃癌患者30例行胃次切除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经次切除的根治性D2手,术后吻合口梗阻3例,吻合口复发2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营养不良3例,两年生存率65%。结论对Ⅱ/Ⅲ期胃癌患者诊断一旦确立行次切除的根治性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 胃次全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ReviewManager5.3分析软件,对国内95项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疗效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组,合并RR值为2.91,95%的CI为(1.85,4.57);术后住院时间的合并加权均数差为6.37,95%的CI为(5.15,7.5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胆囊切除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电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膀胱切除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接受膀胱肿瘤电切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中出血量也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诸多差异,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胸腔镜和开胸切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在胸腔镜辅助下胸小切口完成切除的患者40例和开胸切除的患者40例,将其分别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胸腔镜切除,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胸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好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开胸肺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脊椎切除的具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后凸严重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统计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切除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次切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各为32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全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0.02±3.20和41.03±3.13,优于对照组的45.28±3.28和46.82±3.61,且差异P<0.05;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上,研究组的22.04±3.53分也优于对照组的27.27±3.11分,且P<0.05。结论将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甲状腺次切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全期护理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子宫广泛切除下盆底康复训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子宫切除患者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35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盆底肌张力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张力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子宫广泛切除下盆底康复训练中,可以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Ⅰ类和Ⅱ类肌张力,减少盆底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全子宫切除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甲状腺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次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状腺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复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7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4%,而实验组患者随访后未发现1例复发情况,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甲状腺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次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开腹阑尾切除,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6/1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67%(16/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中及术后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妇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依据手术类型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TAH),观察组(n=30)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LAVH),比较两组中术后指标情况。结果本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AVH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顺行胆囊切除根治胆绞痛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行顺行胆囊切除的胆绞痛患者22例,临床经检查均行胆囊切除治疗,记录相关数据信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顺行胆囊切除的2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临床手术效果满意,降低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经手术治疗患者均在7天内基本恢复到手术前状态。结论临床胆囊切除治疗胆绞痛临床效果好,各项指标均在3日内达标,7天即恢复术前良好状态,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胆绞痛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选取胆囊结石患者60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同时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比较显著。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时间更短且患者出血量少,易于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逆行次切除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切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38例患者的平均时、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胆囊次切及腹腔镜逆行胆囊切治疗的效果相近,但相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腹腔镜逆行胆囊次切则具有操作时短,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逆行胆囊全切 逆行胆囊次全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采用乳腺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研究组为7.5%,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手术用时及中出血量与研究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恢复率为80%,研究组为97.5%,常规组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手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疾病治愈率较高。

  • 标签: 乳腺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60),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手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对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36例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常规胆囊切除治疗的另36例为常规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 急性胆囊炎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10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小切口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下床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临床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治疗具有微创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患者应当满足腹腔镜治疗适应症,以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胆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患儿,将收治的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人文关怀组。传统组阑尾切除期间行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阑尾切除期间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干预结果。结果(1)人文关怀组患儿家长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比传统组高,P<0.05;(2)人文关怀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流质饮食时间、住院天数显著比传统组少,P<0.05;(3)人文关怀组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术后可快速恢复进食,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人文关怀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胆囊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进行胆囊切除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术前、中术后综合护理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术后不适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中,出现不适情况的有3例,占6.0%;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6.0%。结论对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非常高,整个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