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止嗽加减针对临床不同类型咳嗽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清?程国彭撰《医学心悟》止嗽作为基础方加减对各分型咳嗽患者进行辨证治疗。依据《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对咳嗽病分类方法咳嗽病总体分为外感咳嗽病和内伤咳嗽病。外感咳嗽病再细分3型加减药物风寒咳嗽加荆芥,风热咳嗽加冬桑叶,风燥咳嗽加梨皮。内伤咳嗽病细分4型加减药物痰湿阻肺加半夏,痰热壅肺加贝母,肝火犯肺加青葙子,肺阴亏虚加沙参。引经药物均用升麻。每剂熬水450~600ml分早、中、晚口服,每次口服150ml~200ml。每日1剂,连续3剂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期间不另外服用任何中成药及西药。结果咳嗽在1周内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咯痰量少或无咯痰,呼吸通畅,咽喉部充血及滤泡增生明显减轻,达到预期止咳效果。结论止嗽加减治疗临床不同类型的咳嗽病疗效显著,值得中医内科临床运用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止嗽散 咳嗽病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黄在我科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疼痛的疗效,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改进。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患者患处外敷金黄的基础上结合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用药2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金黄外敷结合洛索洛芬钠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疼痛有着明显的疗效,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我科应用表明,金黄具有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损伤和局部水肿情况,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另外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达到抗菌的作用1。

  • 标签: 痛风急性发作 关节疼痛肿胀 金黄散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及副反应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ESS及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治疗效果,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帕罗西汀 抑郁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脾虚泄泻行七味白术加味治疗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治疗的50例小儿脾虚泄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给予思密达+七味白术加味治疗,B组给予思密达+止泻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72.0%,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脾虚泄泻患者行思密达+七味白术加味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脾虚泄泻 七味白术散 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消风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120例在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急性荨麻疹患者,将所有纳入研究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荨麻疹患者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消风加减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是80.00%,比对照组高25.00%,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消风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风散加减治疗 急性荨麻疹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阳和在阴症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阴症肛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术后采用阳和治疗为治疗组,30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消毒包扎处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的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术后第11天的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7.24±2.52d,对照组为24.80±3.6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症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阳和处理创面,较常规处理方法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阳和散 肛瘘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应用柴胡疏肝对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术后4d胃泌素水平方面,观察组为(304.93±14.67)pg/ml,对照组为(266.38±12.36)pg/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主排气与排便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在腹部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促使患者肠道功能尽快恢复,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腹部手术 柴胡疏肝散 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正合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消石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八正合三金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八正合三金汤治疗,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八正散 三金汤 泌尿系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神经性贪食症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渐渐凸显的病证,中医对其临床辨证,多认为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肝胃郁热或肝郁乘脾有关。现代对其中医药治疗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根据临床不同的阶段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肝郁一直贯穿始终,因此临床采用疏肝解郁泻热的丹栀逍遥为主进行化裁,治疗神经性贪食症,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特色,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神经性贪食症 心理 中药治疗 丹栀逍遥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黄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修复能力的影响,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经典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创伤模型,模拟糖尿病足病理生理过程。实验分组后,平行对照观察丹黄对创面组织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常规治疗组和丹黄组均能很好改善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修复能力,丹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丹黄外敷能很好改善糖尿病足创面组织修复能力,且较常规治疗更为有效。

  • 标签: 丹黄散 糖尿病 大鼠创面模型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的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治疗方法、病症类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诊断,患有心血管病症的患者为168例,占比56%;患有脑血管病症的患者为132例,占比44%。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显效234例,占比78%;有效48例,占比16%;无效死亡患者共计18例,死亡率为6%。结论针对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应该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给予治疗。

  • 标签: 老年急诊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常见证型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的诊疗机理。方法88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均给予柴胡疏肝口服1个月治疗;观察YGT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气郁化火型有效34例,无效4例;脾虚痰聚型有效29例,无效3例,阴虚风动型有效17例,无效1例,各证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疏肝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多发性抽动症/药物治疗 中医药疗法 柴胡舒肝散/ 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清胃加赤芍、陈皮、木通、栀子对我院中焦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寻新用途。方法通过清胃加减方对我院(地处丘陵地区)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中医门诊患者胃部湿热致胃火牙痛,口苦,口干,二便不利患者的600张处方统计。其中单用清胃300例,清胃加味方3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男性255例,女性345例。年龄18~60岁。观察其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显著改善,改善,不明显。结果与结论通过为期2疗程(6天)的用药,对照组有效率82.00%;治疗组有效率91.67%。由此分析得出清胃加赤芍、陈皮、木通、栀子对丘陵地区胃部湿热患者的有效性良好。值得在类似地区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清胃散加减方 丘陵地区 湿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翘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采取感冒清、病毒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银翘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4.5±1.4)h、(5.2±1.1)d;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6.3±1.7)h、(6.7±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银翘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逍遥联合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前瞻对照性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逍遥和黛力新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逍遥和黛力新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8.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联合黛力新能够显著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 标签: 逍遥散 黛力新 卒中后抑郁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各3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4.12±0.23)mg/dL、阳性率83.87%;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1.30±0.45)mg/dL、阳性率3.23%。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将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应用到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速率散射比浊法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运用在痰喘三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痰喘穴位敷贴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促、咳痰、发热以及咳痰症状积分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肺炎喘嗽痰喘穴位敷贴治疗时,再运用中医特色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痰喘散穴位敷贴 小儿肺炎喘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播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急性播性脑脊髓炎患儿35例进行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病症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检查结果等资料,并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患儿四季发病率相差无几,以3~12岁患儿为主,发病诱因集中在疫苗接种,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以脑型居多(62.86%),表现为发热、肢体瘫痪和惊厥等;实验室检查提示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蛋白质水平和IgG指数、OB阳性率异常,神经影像学检查多数可见白质病灶。结论儿童急性播性脑脊髓炎具有明显的病症特征,结合症状表现施以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强化整体疗效,促使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皂苷钠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七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告知主管医师,同时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康复效果,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七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从停药、稀释药物浓度、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同时需提前了解七皂苷钠的适应症、安全剂量。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乡镇卫生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的40例待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没有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的待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待孕妇的各项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缺陷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通过优生健康教育能够极大的提高孕妇的妊娠质量,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孕期保健知识,能够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有助于实现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 优生优育 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