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危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保证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嘉善三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54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病房护理风险的采取安全管理,观察组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安全管理对降低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精神科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地有效分析,研究了实施风险管理举措能够对肿瘤科安全管理达到实际有效的应用效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风险预防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医疗护理操作流程,有效控制肿瘤科护士操作中的护理安全风险,建立起相应的应急风险监控体系,不断强化医院护士的安全风险意识,从最大程度上确保患者的身心安全,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减少肿瘤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从而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肿瘤科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医院规模逐渐扩大的形势下,其相关的信息数据也随之增多,使得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为医院的信息系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其安全问题逐渐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为促进其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医院 信息系统 安全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静脉治疗患者提供常规安全护理和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安全护理,观察两组筋脉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液体错注发生率(0)、查对失误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液体错注发生率(16.67%)、查对失误发生率(13.89%),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8.33%),两组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差异、护理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预防预案用于患者的安全护理,能够有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风险 防范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4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剖析并总结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出现7例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0%,主要是跌倒、用药不良反应、意外损伤等。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存在较多护理风险,应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做好病情监测,强化医院安全管理。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病房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后患儿的院内安全转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患儿870例,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麻醉复苏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0例麻醉复苏后患儿中带气管导管742例,骶管麻醉128例,除1例返回病房后继续复苏外其余均无特殊情况;总结出患儿麻醉复苏后安全转运的风险及原因,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及转运胡交接。结论麻醉恢复后患儿转运风险较大,易因为生理、心理等特殊情况发生坠床、管道滑脱、扭曲及打折、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以及恐惧与躁动等情况。医务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落实环节护理,确保患儿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93例烧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6例患者效果良好,满意度为92.5%,7例患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烧伤科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固然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针对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护理风险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烧伤科 护理风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急诊科收治的1104名患者做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12月急诊科收治的1275名患者做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7个步骤,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在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职工风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急诊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00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所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儿行以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和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天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黄疸指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中应用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可使黄疸症状得到缓解,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效果
  • 简介:摘要我国护理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每个患者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病情较为复杂,同时,护理管理有很强的专科性,医院的管理体制也不完善,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和漏洞。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必须加大对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的研究,以减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究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即护理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价、处理和效果评价。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经常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或饮酒过量,常见中毒性疾病之一,导致患者产生意识障碍,重症还可能累计呼吸及循环系统,可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所以在此探讨如何对醉酒患者做好风险评估,针对各项风险因素做出相应防范措施,提高醉酒患者有效治愈率,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杜绝纠纷产生,保障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急诊 酒精中毒 风险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中医科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中医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有三一是护理人员的因素,二是患者本身的因素,三是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只有针对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逐项的科学管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使得护理风险得以降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护理风险带来的护患纠纷。

  • 标签: 中医科 护理风险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性护理对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16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管理性护理),对两组进行研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及两组患者知识问卷得分情况。结果风险管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8.54%)明显低于常规组(28.05)(P<0.05);风险管理组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与制动、卧床时间过长、高龄及三高有关,常规组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与血栓史、制动、卧床时间过长、高龄及三高有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风险管理组的得分(95.65±4.72)明显高于常规组(84.33±4.68)(P<0.05)。结论风险管理性护理可以减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对疾病掌握程度,使其了解正确护理方式,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ICU患者 Ⅱ型呼吸衰竭 风险管理性护理 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进而如何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方法利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362位员工进行调查。并将回收后之资料,通过统计软件包(SAS)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一、在不同年资及不同性别,对放射性废弃物之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差异。二、医院员工在获取医疗废物信息之传播媒体主要来自于报纸、电视以及同事等途径。三、不同单位的员工在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医疗人员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护理人员经由工作例会和同事;医技人员经由杂志以及单张小册、行政人员经由报纸。从报纸以及朋友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的风险认知得分较高。但从电视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其风险认知得分却较低。结论医院管理者应了解医院中不同单位的员工对于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以作为医院相关单位在管理医疗废物上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使员工对医疗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 标签: 风险认知 传播途径 医疗废物 医院员工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时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017年1月接收呼吸内科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划分2组,即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并增加护理风险干预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状况、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最为突出。本文针对护理中所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解决对策,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出现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一级呼吸内科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呼吸内科 患者护理 风险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常见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2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760例患儿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因素等,制定防范护理措施并实施一段时间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得到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实施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风险 儿科护理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与常见问题;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中的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近1年时间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护理安全问题,总结高风险的问题,并制定相对应的制度,同时统计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般问题,并记录分析规章制度具体实施前后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变化;结果通过分析近1年时间内风险事件共620起,护理风险中最多的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共计276例(44.5%);共发生护理问题740例,其中主要病种为剖宫产问题,共计362例(48.9%);单因素中发生率最高的主要为舆论影响,共计156次(21.1%);实施具体的规章制度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提升(P<0.05);结论妇产科中的护理风险因素相对比较复杂,要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护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同当前的医院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不断探究肿瘤科中的输液风险管理的有效举措,不断提升肿瘤科病房的医疗效果以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医院的500名肿瘤科病患进行相应的输液风险的管理,进行相对于的调查研究,实施科学的分类规划,进行对比观察,从而得到科学的调查结果。对不同的对照组进行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进而能够得到更为高效的肿瘤科输液的风险管理办法。结果通过实施肿瘤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措施,医院病患对于护理的质量满意度调查超过50%,远远超过风险管理之前的4%的满意度。与风险管理实施之前的医护工作相比,观察组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不满投诉远远高于实施风险管理之后的投诉案件发生率。

  • 标签: 肿瘤科 风险管理 输液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常见风险的护理与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优化环境;加强护士责任心、人文关怀,做好护患沟通;加强专科培训,熟练掌握各类操作技能;熟知应急预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开展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等。结果血液透析风险较前明显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血液透析属高风险治疗,加强透析前后的护理与预防,降低了血液透析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 护理与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性护理对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16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管理性护理),对两组进行研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及两组患者知识问卷得分情况。结果风险管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8.54%)明显低于常规组(28.05)(P<0.05);风险管理组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与制动、卧床时间过长、高龄及三高有关,常规组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与血栓史、制动、卧床时间过长、高龄及三高有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风险管理组的得分(95.65±4.72)明显高于常规组(84.33±4.68)(P<0.05)。结论风险管理性护理可以减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对疾病掌握程度,使其了解正确护理方式,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ICU患者 Ⅱ型呼吸衰竭 风险管理性护理 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