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专科知识认识理解的深度。方法把手术室整体作为主体,其内容分为实用型应用、工作细节、手术配合三部分,制定出具体题目,分配给每一位护士,每周由一人进行详细讲解。结果护理人员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对临床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调动了科室的学习氛围。结论护理查房知识在临床工作的实际应用有利于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 标签: 护理查房 手术室
  • 简介:摘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定义当中,安宁疗护是一种改善不可治愈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干预方案,安宁疗护可以利用临床现有护理干预方式等,通过早期识别以及科学评估等方式预防并且减轻生命终末期阶段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痛苦。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系当中,安宁疗护主要包括有舒缓医疗、临终关怀以及姑息治疗等,主要就是在患者病情终末阶段或者临终前对其提供多方面的照顾以及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护理人员当中,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掌握较为关键,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安宁疗护 影响因素 知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培训对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对性的护理培训。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培训之前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培训后,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培训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比较缺乏,通过针对性护理培训后能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水平,改善育儿的自我效能。

  • 标签: 初产妇 针对性护理培训 新生儿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方法选取我院火车西站社区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老年人一般资料37例作为培训对象,由护理部指导协助社区人员组成的小组,根据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心理保健以及生活起居等居家护理知识培训。结果培训后37例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SDS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居家护理 知识培训 脑卒中 康复期老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工作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一项比较重要的转折阶段,只有应用适当的带教方法,做好每一阶段的临床带教工作,不断地向社会输出优秀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提高临床医疗护理水平。而如何做好这一阶段性的临床带教工作,是我国临床带教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护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特点,结合多年带教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几阶段的心理变化时期首先是紧张以及恐惧阶段、失望消沉阶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到情绪稳定阶段,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每位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总结了一些在带教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带教技巧等。

  • 标签: 心理学知识 护理专业 临床带教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情况,更好地为肺结核患者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核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问卷,对194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表现很需要或需要。结论住院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需求较普遍,应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知识 调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

  • 标签: 床旁护理 初产妇保健知识 新生儿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的41名护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21名护士开展疼痛知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对于产科护士开展疼痛知识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产科 护士 疼痛知识培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与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对疫苗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接受的计划免疫儿童9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度无明显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认知评度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家长对疫苗接种作用、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计划免疫儿童家长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认知度增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计划免疫 疫苗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治疗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了4个社区共17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一般资料、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结果社区T2DM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整体呈中等水平,其中“鞋袜的选择”和“足部问题的治疗”知识掌握水平较差;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行为整体中等水平,其中“检查双脚”和“检查鞋袜”行为掌握水平较差;足部自我护理行为与足部护理知识呈正相关,两者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长短、经济状况等影响因素相关。结论社区糖尿病人的足部护理现状有待提高,应以社区为中心,为糖尿病患者开展广泛性的教育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护理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足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营养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 标签: 营养教育 知识 态度 行为 高职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收治的21列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治疗。根据对青光眼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掌握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护理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起到了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青光眼 临床护理 健康知识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知识掌握率与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佳(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在临床医学中适当推广与普及。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知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伸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病程及家属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追踪延伸护理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由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对照组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追踪延伸护理护理是有效治疗川崎病加速患儿康复进行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川崎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追踪延伸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追踪延伸护理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利用无缝隙护理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的9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实验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的改善程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对比,P<0.05,差异非常明显。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无缝隙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BG、P2hBG、HbA1c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控制血糖、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分娩新生儿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晓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环境护理知识、疫苗接种及体检意识知晓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甚佳。

  • 标签: 品管圈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 知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