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立黄藤素片HPLC测定有关物质的质量标准。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柱,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2575)的流动相,水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20nm。结论有关物质不得过7.0%;理论塔版数按盐酸巴马汀计不小于5000;最小检测量0.488ng。

  • 标签: 黄藤素 有关物质 HPLC
  • 简介:摘要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在我国癌痛形式依然严峻,西医综合治疗癌痛的方法主要以WHO三阶梯镇痛疗法为主,中医治疗癌痛,方法多,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同时重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并且可以治疗癌症本身,本文就近年来治疗癌性疼痛的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将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探讨。

  • 标签: 癌痛 中医治疗 综述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 自身配对设计 析因设计 交叉设计 正交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在我院治疗的患儿的护理情况,探讨与儿科护理安全隐患有关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为得出与儿科会理安全隐患有关的因素,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从2011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因护理工作的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探讨出防范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在此期间从2011年7月份到2014年12月份儿科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措施,标记此阶段为常规组;从2012年12月份到2016年7月份儿科采取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措施,标记此阶段为优质组。结果常规组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有68例,此68例中占安全隐患问题的比例最大的为48.5%,有33例,是因为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太端正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其次占安全隐患问题比例第二的为23.5%,有16例,是因为护理人员及医生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病情未给予一定的重视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占安全隐患问题第三的为14.7%,有10例,是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不太熟练及护理人员素质方面的不足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占安全隐患问题第三的为7.3%,有5例,是因为患者就诊的周围的环境比如卫生打扫不合格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最后有4例,占安全隐患问题的6%,是因为各种其他不太明确的原因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优质组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为21例,其中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太端正、护理人员及医生缺乏责任心引起的。由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太端正引起的有15例,占比例为71.4%;由护理人员及医生缺乏责任心引起的有6例。占比例为28.6%。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的安全隐患问题引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远远小于常规组。结论儿科患者为小儿,更需要医护人员的更全面的护理。由两组间的对比,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由每组间各种因素的对比可以得出端正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素质能更好的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在对待儿童患者上应给予更优质的服务,加强端正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素质。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隐患问题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9例精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这三个因素。结论老年精神科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护理安全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应用于牙周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固定义齿治疗,B组给予活动义齿治疗。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变化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在患者治疗满意度上,B组为95.83%,明显比A组的66.67%高(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患者,给予活动义齿治疗效果优于固定义齿,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牙周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儿科住院部收治的20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感染护理干预,实验组则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共计34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例(5.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感染部位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占比最大,实验组占38.2%,对照组占37.2%,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口腔、胃肠道;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的早产、年龄、体质量、抗菌药物及存在侵入性操作都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讨论引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使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预防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针对性干预措施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