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姜炭、白芥子、麻黄、生甘草组成,有和通滞之功,原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笔者抓住“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病机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头晕头痛和脱发均取得佳效。

  • 标签: 阳和汤 头晕头痛 脱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均采用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均予以PFNA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闭合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7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且手术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机体损伤,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内固定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患者并法坠积性肺炎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在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上,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根据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护理工作进行干预,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补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2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还五汤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0.0%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具有7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加味补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取得显著疗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加味补阳还五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电导药物经皮透入治疗复治涂肺结核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期间60例复治涂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导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护理,超导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过超声电导仪在患者病灶部位局部靶位透入抗结核药物,给予相应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超导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超声导入治疗复治涂肺结核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病情程度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药物超声导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菌初治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利福平静脉应用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对90例菌初治肺结核强化期采用利福平静脉应用联合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口服抗痨对比利福平联合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全部口服抗痨的疗效作分析。结果利福平静脉应用联合抗痨的菌初治肺结核病人的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明显优于口服抗痨组(P﹤0.05)。结论菌初治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利福平静脉应用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 标签: 利福平 静脉应用 菌阳初治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州市2012-2016年涂肺结核患病者流行特征分析,探讨常州市涂肺结核的流行趋势及适合该市涂肺结核特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SPASS19.0软件对常州市2012—2016年监测上报的的涂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16年常州市上报肺结核患者8213例。其中,涂肺结核患者2800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男女性别比为4.1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5岁以下的青壮年;发病人群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结论常州市涂肺结核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民和工人为主要发病群体,应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涂结核病的发生。

  • 标签: 涂阳肺结核 流行趋势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平均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持续治疗4周,研究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及溃疡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及溃疡改变情况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而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胃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患者给予补还五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还五汤加味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也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补还五汤加味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味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共48例,按照数字表诀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还五汤加减方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疾病时,可根据患者不同致病因子,对症配比补还五汤加减给予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法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通法结合西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9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明显,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通法结合西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通阳法 西药治疗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阴虚亢证高血压患者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00例阴虚亢证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法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阴虚亢证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天麻钩藤饮加减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含利福喷丁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涂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复治的涂肺结核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前者接受含利福喷丁药物的治疗方案,后者接受含利福平药物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痰菌转阴、肺结核病变吸收、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等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2月、5月、8月末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结核病变吸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利福喷丁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涂复治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痰菌转阴率和完全治愈率以及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挥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利福喷丁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在复治涂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复治涂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与对照组患者(74.29%)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与对照组患者(28.5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复治涂肺结核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化疗方案 复治涂阳肺结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爱辉区结核病流行特征及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爱辉区新发涂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爱辉区2014年—2016年登记新发涂肺结核患者354例,感染者以25~54岁年龄段男性居多(162例),发病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146例),以农牧民为主(224例)。结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履行承诺,完善保障政策,不断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防治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质量,大力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DOTS策略。

  • 标签: 肺结核 涂阳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摘要在群众健康意识明显提升的今天,优化医院的服务质量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除了较高的医疗水平之外,较强的服务意识及医患关系改进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医院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妇产科护理为例,每年我国的新生儿人数都较多,在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下,有效的进行妇产科安全隐患处理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不同诱因的安全隐患处理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科学防范。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重点围绕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处于康复期被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用补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处康复期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200例相关临床数据,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以每组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治疗加上康复训练、对症康复联合补还五汤加味治疗。患者完成疗程后对其不同方案干预下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数据相对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处理提示(P<0.05);根据患者病情体征改善为疗效判断依据,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24例、5例,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对中医辨证确认为气血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其康复阶段除了常规药物病情控制和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中医补还五汤加味能更好提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保障远期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顺利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味 气虚血瘀型 缺血性脑中风 康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火灸结合补还五汤干预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病例为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1月—2016年4月门诊和住院的CCCI患者共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连续观察3个月。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还五汤制剂口服100ml,每日2次。综合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悬灸关元穴,持续时间约20~30分,每日1次。结果综合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较中药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补还五汤干预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雷火灸 补阳还五汤 慢性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92例,其中观察组97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于动静脉内瘘术前1~3d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动静脉内瘘术前1~3月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内瘘术后出血、感染、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瘘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窃血综合佂、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儿治疗采取循证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治疗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基本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烧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常规组仅为72.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