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泛发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报道 2014年至 2016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 2例肺奴卡菌病,并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纳入 1990年以来发表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 74例肺奴卡菌病病例,共计 76例肺奴卡菌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男 53例( 69.7%),女 23例( 30.3%),年龄( 55.5±17.8)岁。既往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34例( 44.7%)。合并基础疾病者 64例( 84.2%),其中包括结缔组织疾病 11例( 17.2%),糖尿病 10例( 15.6%),慢性肾脏病 6例( 9.4%),免疫缺陷性疾病 4例( 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例( 28.1%),肺结核 5例( 7.8%),支气管扩张 4例( 6.3%)。单纯肺奴卡菌病 63例( 82.9%),其中发热 65例( 85.5%)、咳嗽 61例( 80.3%)、咳痰 57例( 75.0%)、呼吸困难 30例( 39.5%),胸痛 16例( 21.1%),咯血 11例( 14.5%)。合并皮肤奴卡菌感染者 5例( 6.6%),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5例( 6.6%),同时合并皮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3例( 3.9%)。胸部 CT中,结节 /肿块 36例( 47.4%),胸腔积液 31例( 40.8%),肺浸润性病变 55例( 72.4%),空洞 37例( 48.7%),肺间质改变 4例( 5.3%)。奴卡菌培养结果中,星形奴卡菌 29例( 38.2%),巴西奴卡菌 6例( 7.9%),未分型奴卡菌 41例( 53.9%);其中,痰培养 42例( 55.3%),血培养 4例( 5.3%),胸腔积液培养 14例( 18.4%),肺泡灌洗液培养 7例( 9.2%),肺组织培养 8例( 10.5%),皮肤脓肿培养 7例( 9.2%)。 64例( 84.2%)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 2例( 2.6%)予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均病情好转或治愈。 10例( 13.2%)只接受普通抗感染治疗,均死亡。结论 肺奴卡菌病以成年男性居多,多发生在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痰培养、胸腔积液培养是诊断肺奴卡菌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早期抗感染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肺奴卡菌病有效。

  • 标签: 奴卡菌 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原位汗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大庆油田龙南医院病理科1997~2014年存档和诊断的4例皮肤原位汗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对切除的标本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岁,临床表现为单发的直径1.2~1.8cm大小的半球形、孤立的、界限清楚的皮下结节;组织病理可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

  • 标签: 乳头状腺瘤 原位腺癌 腺泡 腺管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诊疗数据及文献回顾,探讨膀胱小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1997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13例膀胱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theurinarybladder,SCCB)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分期及治疗方式,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13位患者平均年龄(71±10.12)岁。血尿为首发症状占92.31%。Ⅰ期(T1N0M0)1例,Ⅱ期(T2N0M0)5例,Ⅲ期(T3N0M0,T(4a)N0M0)3例,Ⅳ期(T(4b)NxMx)4例。共随访12例患者,1例失访。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6.67%,3年总生存率33.33%,5年总生存率33.33%。保留膀胱手术联合PE(依托泊苷+铂类)化疗者,1年的生存率88.89%,3年的生存率44.44%,5年的生存率44.44%。结论SCCB作为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预后普遍较差。综合文献及本研究,对于局限无进展期疾病,根治性膀胱手术加PE化疗治疗效果较好,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似乎更具优势,对于高龄、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及保留膀胱意愿强烈的患者可采取保留膀胱的手术联合全身PE化疗,但需要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肿瘤 小细胞癌 保留膀胱手术
  • 简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不常见,源于病变的甲状腺淋巴组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作用有关。本文以一例74岁老年女性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PTL的临床、病理等特征及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桥本甲状腺炎 文献复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磁导航引导鼻内镜下鼻窦骨化性纤维瘤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例鼻窦骨化性纤维瘤患者在FUSIONTM电磁导航系统下及鼻内镜下实施手术的临床经验及病例资料。结果该患者手术在2h内顺利完成,完整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电磁导航下实施鼻窦骨化性纤维瘤切除术,能在术前评价手术风险,对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电磁导航 骨化性纤维瘤 鼻窦
  • 简介:目的探讨颅外原发下颌骨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57岁女性颅外原发下颌骨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数据库中,以"下颌骨(mandibular)"和"原发性脑膜瘤(primarymeningioma)"为关键词,检索截至2017年10月有关下颌骨原发性脑膜瘤的相关文献,共纳入7篇8例颅外原发下颌骨脑膜瘤的报道,均为英文文献;结合本例诊治过程,总结该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特点.结果本文1例中年女性下颌骨无痛性膨胀性病变,CT为境界清楚的透射影,组织学梭形肿瘤细胞伴有局部旋涡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支持脑膜瘤的诊断;手术完整切除下颌骨肿瘤,术后随访9个月无复发.结合文献报道的8例共9例颅外原发下颌骨脑膜瘤,男2例、女7例,年龄20~74岁;多以下颌骨局部膨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为下颌骨境界清楚的溶骨性病变,多为透射影,也可透射和非透射混合影像;组织学同颅内脑膜瘤,为纤细梭形瘤细胞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细胞间丰富胶原,部分细胞多边形上皮样,胞界不清,片状分布,可见砂粒体,细胞无异形;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EMA、Vimentin均阳性,孕激素受体、广谱细胞角质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S-100蛋白、β-微管蛋白-3、CD34、B淋巴细胞瘤-2和尤因肉瘤标记物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治疗以肿块切除及下颌骨切除自体骨片移植为主要手术方式.组织学良性者预后好,手术切除可治愈.结论颅外原发下颌骨脑膜瘤非常罕见,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和诊断.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及下颌骨重建可治愈.

  • 标签: 脑膜瘤 下颌骨 颅外脑膜瘤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目的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病例,总结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来安县家宁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临床罕见的颈胸腰椎管内外痛风石伴不全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采用L4~S1右侧椎板开窗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期间予低嘌呤饮食及降尿酸等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脊柱痛风诊断治疗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椎管内切除物为痛风石.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双手握力、股四头肌肌力、腓肠肌及足长伸肌肌力均达4级;术后6个月双下肢肌力基本正常,双下肢小腿外侧及足背足底感觉麻木较前缓解,但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脊柱痛风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诊断较为困难,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若出现神经损害表现,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配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脊柱疾病 痛风石 椎管占位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骨科大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其中脊柱术后并发肺栓塞较为少见,临床上对其认识相对不足,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报告腰椎多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合并多发肺栓塞的患者1例,旨在对脊柱手术诱发血栓的原因、治疗、预防进行相应讨论和思考。

  • 标签: 脊柱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 多发肺栓塞
  • 简介: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事故、街头犯罪或工业事故等原因造成下肢动脉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早期识别并治疗动脉损伤对于其预后至关重要,延迟诊治而导致下肢不可逆转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最终导致肢体功能受损、肢体坏死的严重后果。

  • 标签: 下肢动脉损伤 动脉内膜损伤 文献复习 腔内修复 超声导引 机动车事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发生于眼眶并累及颅内神经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本院1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JXG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院就诊患儿,6岁,发现左眼球凸出3个月。MR示左侧眼眶病变,左侧眶上壁破坏,肿块突入颅内,左侧额叶及视神经受压。遂行“左侧眼眶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结论JXG发生于罕见部位,需要充分认识,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眼眶 颅内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导我科收治的1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BO的患者诊治经过并附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诊断及时,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BO诊断应及时,早期治疗患者可能获益。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