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以期为针灸的临床使用提供有效指征。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以及肾阳虚等其他疾病患者50例,通过比较不同针灸手法的临床针灸效果,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根据患者疾病虚实情况,对症采取补法与泻法,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其中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11例显著改善,1例无效,后期诊断分析,是受到合并疾病干扰影响所致。临床有效率为98.0%。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虚实情况,合理选用针灸手法,才能提高临床针灸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手法 针灸疗效 补法泻法 临床探析
  • 简介: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与强生、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拟于2015年6月12~14日在上海共同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东方重与代谢外科论坛"[项目编号:2015-04-01-097(国)]。此次会议将邀请我国著名重与代谢外科专家讲授该学科最新进展,会议形式包括专家中心发言、代表发言与交流以及录像展播。通过这次活动,将为各位同道搭建交流重与代谢外科技术的平台,

  • 标签: 外科论坛 中心发言 会议通知 销售服务 会议形式 强生
  • 简介:目的:探索皮肤伤口张器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减少切口瘢痕形成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行病理性瘢痕切除术,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瘢痕术后切口分为张组和对照组。张组瘢痕术后切口局部使用皮肤张器,对照组瘢痕术后切口不使用张器。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瘢痕宽度、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3个月张组术后瘢痕宽度较对照组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伤口张器对抑制手术后皮肤切口张力导致的瘢痕形成具有明确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瘢痕宽度、抑制瘢痕增生,从而提高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伤口张力 皮肤伤口减张器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温哥华瘢痕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资料与方法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DSA证实并与同期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几何形态并对破裂动脉瘤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DSA检出动脉瘤15个,手术发现16个;动脉瘤大小15个动脉瘤,直径在2~20mm,平均为11.4mm.动脉瘤形态囊动脉瘤12个,梭形动脉瘤3个,与手术所见一致;10例破裂动脉瘤中囊状突起7例,多囊状突起2例,棘状突起5例,囊状并棘状突起5例;瘤颈显示DSA显示宽基底9个,窄基底6个,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DSA能够准确反映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瘤颈及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并根据颅内动脉瘤的几何形态对其破裂风险进行评估.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影血管造影;动脉瘤夹闭术;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风险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通过甲状腺片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在运用左甲状腺素钠,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TSH、TG和CHOL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FT4和FT3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17.5%,p<0.05.结论甲通过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关键词甲;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Hypothyroidism,thyroidtabletsandbytheeffectoflevothyroxinesodiumtherapyanalysis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thyroidlevothyroxinesodiumtabletsandtreatmentofhypothyroidismresults.Methods80casesofhypothyroidismweredividedintoa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4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useofthyroidtablets,theobservationgroupintheuseoflevoGthyroxinesodium.ResultsOntheTSH,TG,CHOL,T4andFT3indicatorsandtreatmentefficacy,adversereactionrate,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CoKneclyuswioorndshypothyroidismbylevothyroxinesodiumtherapycaneffectively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hypothyroidism;thyroidtablets;levothyroxinesodium;treatmenteffect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50-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主动容技术对肥胖患者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的可行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对2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肥胖患者运用主动容技术,并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切口疝修补。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1±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28)ml;术中切除腹腔内肠管长度150~350cm,平均(213±38)cm。术后1周平均腹腔内压力(7.8±2.1)mmHg,较术前(15.4±1.2)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79,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2±3.3)d。2例术后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及腹腔脏器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5)个月,1例术后1年复发。术后1年患者BMI为(19.3~25.3)kg/m2,平均(22.5±2.1)kg/m2,较术前(31.8±1.2)kg/m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84,P〈0.05)。结论应用主动容技术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肥胖患者行修补术可以降低术后腹腔内压力,并避免腹腔间隙综合征的发生,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减压 腹部 肥胖症 主动减容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治疗时的剂量调整方法。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甲状腺疾病史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两组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及其对患者的甲状腺素的相关影响。结果经研究,两组治疗中的初始剂量、药效达标时的使用剂量和相应的达标时间以及在治疗的最后阶段所补充的药物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确诊的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患者,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甲状腺激素的补充治疗,并要全面地观察患者的症状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 标签: 妊娠 亚临床甲减 甲状腺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2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脑梗死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为A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患者58例作为脑梗死合并SCH组为B组,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为C组,观察三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血脂水平情况,同时对三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s-TSH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脑梗死合并SCH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而HDL-C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较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P>0.05).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较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厚,且差异具有显著(P<0.05);在anti-TPO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水平异常的例数明显多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P<0.05).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SCH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s-TSH水平升高,可导致TC、TG、LDL,可能是减缓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关键词亚临床甲;甲状腺激素;血脂;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8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病的诊疗。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74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经综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应进行常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相关的检查,从而便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预后的效果。

  • 标签: 非酒精性 脂肪性 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与无症状反流食管炎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行睡眠呼吸监测和电子胃镜的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对比有无反流食管炎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方面差异.结果共计入选99人,单纯呼吸暂停者67人,呼吸暂停合并反流食管炎者19人.呼吸暂停患者反流食管炎患病比率高于无呼吸暂停者(22.1%比7.7%,P<0.05),有反流食管炎与无反流食管炎患者相比呼吸暂停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体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反流食管炎与阻塞呼吸暂停程度间无明显相关.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可增加反流食管炎患病风险,反酸烧心等症状不能作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有无反流食管炎的主要排除标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不能作为评估反流风险的唯一指标.关键词阻塞睡眠呼吸暂停;无症状;反流食管炎Therelationshipbetweenobstructivesleepapneaandasymptomaticrefluxesophagitis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asymptomaticrefluxesophagitisandobstructivesleepapnea.MethodsHealthycheck-upcrowdwerecollectedbetweenJune2014toMay2015.Eelectrongastroscopyandmicromovementsensitivemattresssleepmonitoringsystemwereperformedinpersonswithsnoringbutsourregurgitationorheartburn.Analysisthedifferentofage,BodyMassIndex,Apnea-hypopneaIndex,averageoxygensaturation,minimaloxyGhemoglobinsaturationbetweenthepatientswithrefluxesophagitisandnon-refluxesophagitispersons.ResultsNinety-ninepersonswereenrolled,amongthemsixty-sevenpersonssufferfrompureObstructivesleepapneaandnineteenwereCombined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andrefluxesophagitis.PatientsofObGstructivesleepapneahaveamorerisktoillwithrefluxesophagitisthannormalsleepbreathpersons(22.1%7.7%,P<0.05).However,age,BodyMassIndex,Apnea-hypopneaIndex,averageoxygensaturationandminimaloxyhemoglobinsaturationbetweenthepatientswithrefluxesophagitisandnon-refluxesophagiGtispersonswere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herelationshipofrefluxesophagitisandtheserveofObstructivesleepapneawerenotfound.ConclusionObstructivesleepapneacouldincreasetheriskofrefluxesophagitis.Symptomssuchassourregurgitationandheartburncouldnotbediagnosismethodinthesepeople.ItisinGappropriatetousetheApnea-hypopneaIndextoassesstheriskofrefluxesophagitis.KeywordsObstructivesleepapnea;asymptomatic;refluxesophagitis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与安全进行研究,为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室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美西律辅助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稳心颗粒治疗。

  • 标签: 稳心颗粒 冠心病 室性期前收缩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24-01
  • 简介:摘要探究手法或闭合复位与外固定支架相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或闭合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组则在手法复位后行外支架固定,治疗后随访1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久于治疗组,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优良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租的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或闭合复位法结合外固定支架法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面具有住院时间短、骨折预后较快、并发症少和功能恢复理想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闭合复位 外固定支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