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4年4月8日,肥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浏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发现,自2014年4月1日—4月7日,肥城市边院镇某村连续报告发生手足口病病例5例。符合卫计委《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1暴发疫情的定义。我们按照报告程序进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市卫生局立即组织有关业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了事态的发展,并及时开展了流行病调查和疫情处置,事件调查处理经过如下。

  • 标签: 手足口病 暴发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某部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该部所属单位的传染病上报资料信息,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部2009年度共报告各类传染病637例(含食物中毒)。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4种432例,占报告发病数的67.82%;丙类10种203例,占31.87%;其他非法定传染病108例;食物中毒2例。该部传染病疫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初和年末发病数较少,4、6、9月份发病数最多,为215例,占所有发病数的33.75%。呼吸道传染病在以传播途径划分的各类传染病中居首位,高达56.04%;肺结核共报告发病184例,居报告传染病第一位,占全部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28.89%。结论该部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要重点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疫情的监控力度,尤其是要对甲型H1N1流感和聚集性发热病例给予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新发传染病和重大疫情的监测,加强对发病数较高的传染病的防控力度,重视部队官兵的主动预防意识和平时的教育管理。要从疫情监测、疾病预防、易感人群的保护、传染病的综合防治等多个环节做起,才能有效地减少暴发和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流行病学 疾病报告 军队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某学校水痘疫情开展调查分析,为科学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校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病24例,罹患率0.56%,发病年龄集中在12-13岁,疫苗接种史100%,主要集中在该校7年级,病例发生存在班级、宿舍聚集性。结论此次水痘疫情为一起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到位,病例局限在该校7年级班级。主要危险因素为隐性感染者。学校、疾控部门要加强配合,提升水痘防控效果。

  • 标签: 水痘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风疹疫情调和处置过程,为今后学校风疹疫情处置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对疫情数据及现场调查信息、处置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统计描述。 结果:经流行病调查证实发病24人,罹患率为0.52%,疫情历时23天,学校教室较拥挤,空气流通较差,学生多。 结论:无风疹疫苗接种史,缺乏对风疹的免疫力,形成免疫空白,是该次风疹发生的主要原因;要积极研究解决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学校 风疹 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鸣玉镇某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特征,寻找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探索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疫情的对策。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病例临床、流行病可疑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测信息,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结果2015年3月23日-4月17日,共发生风疹病例41例,罹患率3.56%。首发病例发病前15天内有暴露史。病例对照显示暴露于与风疹病例接触、暴露于家庭有风疹病例、班中接触的病例已隔离、有良好的洗手习惯等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暴露于与风疹病例接触、暴露于家庭有风疹病例可能是风疹暴发的危险因素,而班中接触的病例已隔离、有良好的洗手习惯可能是风疹的保护因素。加强医疗机构和学校传染病报告,做好病例隔离,是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风疹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民和县中川乡一起人间布病疫情发生原因并总结防控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布病流行病个案调查情况,明确该疫情波及范围和发生原因,开展病例主动搜索,有效防控,控制疫情。结果:6例感染者均为中川乡村民, 2例来自向阳村,属于同一家庭,呈现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本次疫情是由于本土疫情及购入外地隐性感染布病羊引起。结论:布病防控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项目,建立卫生、畜牧、工商等多部门协作与配合的联防联控防控机制,才能有效控制布病疫情发生,保障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快速发展。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调查处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黑热病流行病特征,掌握疫情动态趋势,为疫情监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使用Spss 19.0和Epi Info 3.5.3软件,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06—2020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黑热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6—2020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累计报告黑热病72例,年均发病率2.18 万(高于新疆发病率);累计发病数(或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团场为伽师总场(33例、平均发病率18.07/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2月,10—12月)、占总发病人数的90.27%,10、11、12月是发病的最高峰;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91.67%,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数最多4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8.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5∶1。 结论:近十五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黑热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控的重点人群是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做好病媒监测工作,因地制宜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黑热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调查
  • 简介:2006年5月31日~6月7日,浙江省盲人学校出现了陆续发生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的患者,共发病10例,经流行病调查、现场卫生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分析,证实这是一起因饮用未煮开的水所致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疫情调查 饮用水 实验室分析 现场卫生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并对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和分析流行病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幼儿园此次手足口病疫情历时4天,发病4例,罹患率为0.81%。病例集中在小四班。临床症状以口腔疱疹和手足疱疹为主,部分患病幼儿有发热症状,无重症患者。调查发现该幼儿园配备1名保健医,晨(午)检制度未严格落实,居住环境拥挤,家长防病意识淡薄。结论生活密切接触是该起聚集性病例流行的主要原因,对疑似病例及早采取防控措施是控制该病的关键,并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幼儿手足口病疫情。

  • 标签: 手足口病 聚集性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调查,分析疫情爆发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疫情扩散。方法采取个案调查的方法,描述疫情分布特征,分析疫情爆发的原因和采取控制疫情的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病例集中在开发区一小五年级和六年级为主,从2013年5月11-18日共发生18例腮腺炎,主要的原因是未及时发现病人,未及时隔离病人,患者与同学近距离接触,大部分患者无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结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小腮腺炎疫情以暴发为主,采取隔离患者,及时开展麻腮风联合疫苗应急接种,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腮腺炎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 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6-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洪雅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特征,病例感染情况及疫情传播链。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进行流行病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经过和流行病史等信息,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分析其传播链。结果  本起旅游景区聚集性疫情共发现病例72例,其中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此次疫情归于1起聚集性疫情,前4例病例经四川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即BG.2进化分支)。经治疗,72例均已治愈出院。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被成都确诊病例感染了的人到洪雅县某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引发的一起景区聚集性疫情,旅游景区下一步要严格管理抵景区旅游度假人员,杜绝此类疫情再次发生。

  • 标签:
  • 简介:2009年4月,某精神病专科医院某病区连续发生8例住院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引起病房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科以及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立即请示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的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了发热事件在该病房和医院的扩散,现将此8例发热患者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发热 精神病 流行病学调查 洛菲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病方法在诊断急性腹泻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05月2日至4日某部相继发生急性腹泻症状19例,男性战士,年龄18~27岁,进行现场流行病调查。开展了血、便常规检查。收集该单位食堂的炊具、餐具、食堂工作人手进行病原检测。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最后诊断。结果19例病例最后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结论流行病调查可迅速明确急性腹泻原因。

  • 标签: 腹泻 流行病学调查 感染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