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精神护理缺陷原因与具体的干预对策。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护理缺陷事件中抽选66例,分析出现护理缺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根据护理缺陷事件发生原因分析,护理操作不当占比(39.39%)最高,设备因素占比(7.58%)最低,其他因素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环境管理不当、护士责任意识不强、沟通不畅、其他原因等。结论:在精神护理中,系统性分析护理缺陷原因,并且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精神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缺陷事件。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缺陷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患者的护理一直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被广泛关注着。本文从精神护理的不良事件出发,从患者病情以及护理两方面寻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从落实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以及制定周密的防范护理计划、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调配三方面给出了护理的建议,从而有效的减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压力、同时强化护理的责任,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希望能够有助于临床护理的研究以及实践的发展,助推医疗护理的完善。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88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管理。在实施前、实施24周后分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 实施24周后,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分、总分高于实施前,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总消积分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神科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精神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做出防范对策总结。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精神82例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患者41例,选用安全护理干预;对比组患者41例,选用常规护理干预。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安全因素 防范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的不断发展于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等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人们对护理研究寄予厚望,同时精神卫生保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如何识别这些隐藏的精神疾病呢,什么样的防范措施才是合理有效的呢。调查精神卫生保健的一般安全性,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培养精神卫生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做的。落实精神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护理流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教育,其好处是通过消除隐蔽的风险,改善安全管理并减少精神卫生工作者有违反法律和双方利益的风险。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疾病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型过分注重病人的生理层次原因,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得一些功能和心因性的疾病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由于其偏重于治疗,而忽视预防的特性,使某些疾病的复发率很高,病人的预后常常很差,经常会住院,终身服药。基于医学模式为中心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去认识各种疾病,为临床治疗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在此背景下,该文章主要针对整合诊疗模式,在精神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 标签: 整合诊疗模式 精神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精神联络会诊的特点。方法 将申请精神会诊的患者共1192人(2021.9-2022.8)纳入分析。分析人口学资料、合并躯体疾病、会诊原因、诊断等以及其他临床特征。结果 神经内科会诊人次高居综合性医院榜首,女性患者更容易患精神疾病,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精神疾病,躯体疾病诊断数目越少,但主诉不适症状越多的患者会诊频次更高。结论 综合性医院精神联络会诊有其特点,关注会诊人群的特点,有助于及早识别需要会诊的群体。

  • 标签: 联络会诊 综合医院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老年病区护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老年病区在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析影响精神老年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0%)、护理满意度(93.3%)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6.7%)较低(P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病区 护理安全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精神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我院精神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40例,实验组有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精神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精神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言语沟通技巧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5.00%高(P<0.05)。结论 针对精神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言语沟通技巧干预方法,可缓解患者心理症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言语沟通技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住院患者发生院感风险及处理措施。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精神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分析院感风险因素。结果 诱发院感的风险因素有≥60岁、住院时间≥5年、服用单一种类的抗生素、血清ALB水平<30g/L。结论   针对诱发院感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院感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院感风险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 精神住院病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院感危险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间住院的60名住院精神病病人,以常规数据调查表为样本,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基本数据,进行院感发生率的统计,并对发生院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的院感率为23.33%;住院年龄≥60岁,住院时间≥5年,使用单一抗生素药物,血清 ALB浓度低于30 g.L-1的院感率高(P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院感风险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医生的心理应激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建议。方案:选择在某一市精神病院或心理科室中的医生10人,综合医生10人。以精神医生为研究组,以综合医生为对照组。通过社会支持量表、患者自评量表(SCL-90)开展社会调查,并将结果分别与对照组人员进行比较对照。结论:精神医生的社会支持分、客体支持分、主观支持分以及支持使用的程度,均较普通医生为低(P

  • 标签: 心理压力源 精神科 干预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精神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本院临床精神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用药方式、住院次数及相关护士的护龄、职称及学历等,以此分析临床精神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结果:90例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方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短、联合用药等都能明显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次数、性别分布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精神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及学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呈负性相关,护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越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及护士护龄、职称水平与临床精神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P<0.05),患者用药方式及护士学历影响性较低(P>0.05)。应对策略实施后,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评估、安全护理、急救护理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境状态量表评分降低,遵医行为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精神护理干预中应结合以往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象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科学优化对患者和护士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少临床精神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精神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 标签: 临床精神科 护理不良事件 认知现状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分析精神病医师的心理应激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某城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的医师和综合医师各10位。以精神医生为观察组,以综合医师为控制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将观察组与控制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精神医师在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使用上都显著低于精神医师。精神医师SCL-90的各项因素得分及平均分均显著高于专科医师。结论:精神病医师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其自身也有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应对其进行干预。

  • 标签: 建议 医生 心理压力源 分析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实习护理人员的心理特征及带教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精神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院精神本接收的65名实习护士为受试者。通过对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带教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对实习护士的身心状态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习护士人员中的心理问题前三位为: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占93.85%;在带教教师的指导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四个维度上,实习护士的得分显著下降(P

  • 标签: 实习护士 心理特点 带教指导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精神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我院精神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进行观察,分析每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和取得治疗效果。结果:从统计结果上看,老年住院患者主要以服用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随后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降血糖、降血压等针对性治疗药物;62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采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少部分患者接受两种药物结合治疗。结论:老年精神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专业药物治疗,可对病情起到良好控制作用,延缓病情发展的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为临床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老年人 精神科 住院药物治疗 使用方法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