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冬眠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本科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治疗组32例和低温治疗组32例。分别给予常温治疗和低温治疗。结果:冬眠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17例(53.1%),死亡5例05.6%),常温组恢复良好12例(37.5%),死亡8例(2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冬眠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简便,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死残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冬眠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早期应用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经验。方法将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前者采用低温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患者随访3个月,按GOS标准评定,低温组死亡10例(20.00%),对照组死亡20例(41.67%),两组病死率的差别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患者,低温组恢复良好者25例(50.00%),对照组恢复良好者15例(31.25%),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改善预后。

  • 标签: 亚低温 颅脑损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术和低温合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Cr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7例。结果67例病人死亡8例,死亡率11.9%,59例随访6~12个月,以ADL分级法评价病人预后。Ⅰ级7例;Ⅱ级15例;Ⅲ级22例;Ⅳ级11例;V级4例。结论Cr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临床手术 最小侵入性 低温 人工
  • 简介: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低温(30℃~35℃)能显著降低脑耗氧量,减轻脑细胞功能破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释放,减少钙离子内流,减轻神经损伤,减少脑水肿,从而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后的残死率,改善预后.现报告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 标签: 冬眠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验证临床使用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常规对照组和低温治疗组(肛温维持在32-34℃之间)对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64例进行分析治疗。结果:(1)低温治疗组病人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低温治疗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低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危重型脑损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亚低温 急重型 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应用短期、长期护理程序对临床肝性脑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经智力测验(数字连接试验和数字符号试验之一异常)诊断的临床肝性脑病(SHE)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短期组(21例)和长期组(22例),后2组分别应用护理程序干预密切观察8周和24周.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后每间隔8周行智力测验.共随访24周。结果:每组各有20例完成追踪。与对照组和护理干预前相比.长期组智力测验显著改善(P〈0.01)。短期组护理干预到第8周也有改善P〈0.05.但护理干预停止后又逐渐恶化。对照组的智力测验逐渐恶化。长期组肝性脑痛(HE)患病率(5%)显著低于短期组(30%)和对照组(40%)(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临床肝性脑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改善智力测验结果.并可能防止SHE的恶化.最终降低HE的患病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智力测验 护理程序 内科护理
  • 简介:药效学研究表明,芪强身口服液有明显的扶正补虚作用。其抗疲劳效果显著(P<0.01),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大剂量是对照组的2.4倍。在常压下,能提高小鼠缺氧耐力,大剂量(5g.kg-1)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1)。并能明显增加红细胞内SOD的含量(为86.24%),抗氧化作用显著(P<0.01)。在益肾壮阳实验中,能有效的对抗由羟基脲引起的小鼠肾阳虚作用,睾丸和副性器官的重量明显增加,并能显著提高肾阳虚小鼠和正常大鼠血清睾丸酮的含量。提示,芪强身口服液可能有促进动物雄激素分泌作用,益肾壮阳效果明显。

  • 标签: 杜芪强身口服液 抗疲劳作用 抗氧化作用 益肾壮阳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氮(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羊水粪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其他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镇痛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 笑气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治疗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SCH)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8例SCH患者分成两大组随机分成四个组,进行替代和非替代治疗。分别观察其症状变化及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血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H)的变化。结果:(1)SCH临床症状在采用替代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而非替代治疗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2)采用替代治疗后,从半年开始TSH下降,至两年后TSH平均水平趋于正常,非替代治疗组,则无明显变化。(3)通过替代治疗两组血脂皆有明显下降,而替代治疗组则无变化。(4)替代治疗两组,经过两年观察,SCH治愈明显增高,与非替代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SCH早期给予替代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消失,血脂下降,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临床干预 治疗 优甲乐片 甲状腺激素
  • 简介:目的总结高原地区(1800M)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对17例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死亡2例,术后一周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23.5%。结论高原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要考虑到环境缺氧所致心肺血管的影响,手术中有效的保护心肌年口三尖瓣成形,术后补足血容量,最适血球比积是45%-50%,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标签: 亚高原 风心病 双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行全部或部分结肠切除术和暂时性回结肠造口术,8~12周后闭合回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于第1次手术时将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预防粘连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照组);B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1%甲蓝10ml;C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抑肽酶10万U;D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l%甲蓝10ml及10万U抑肽酶.于第2次手术时观察各组腹腔内粘连程度.结果对照组中粘连发生率为83%,甲蓝和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而甲蓝加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仅为15%,明显较其他3组低,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内给予甲蓝或抑肽酶能降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显著.

  • 标签: 抑肽酶 亚甲蓝 腹腔内粘连 发生率 联合应用 术后
  • 简介:目的:为减轻人们对人流术的恐惧和焦虑,避免疼痛,使人流术麻醉达到起效快,苏醒迅速、安全、无痛以配合手术的实施,得普利麻、氧化氮复合麻醉适用于此类手术.方法:180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ASA分级Ⅰ~Ⅱ级,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禁食禁饮8h,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道.以患者个体差异静注1.5~2.0mg/kg得普利麻,0.7~1.0min注射完毕,意识消失后用麻醉机面罩吸入70%氧化氮和30%氧混合气体,总气流量4L~6L/min,达到麻醉三期1~2级,夹皮无疼痛反应开始手术,直致手术结束改吸纯氧4~7min至患者清醒.记录监测参数,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药物的用量.结果:镇痛有效率99%,心率、自主呼吸平稳,血压正常、稍降,均在正常范围,动脉血氧饱和度≥97%,意识消失时间0.82±0.15min,手术时间6.5±2.3min,苏醒时间12.3±2.8min,得普利麻90±20.6mg,氧化氮流量3L~4.5L/min,氧流量3L~1.5L/min.术中呼吸道梗阻2例,呼吸变浅2例,体动3例,术后呛咳1例,呕吐2例,均已安全处理,所有受术者于术后40min离院.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合用后效果确切,两药用量相对减少,增强镇痛作用,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对病人循环影响轻微,具有起效快,术中无知晓,镇痛效果佳,苏醒迅速、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定向力恢复完善,离院早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得普利麻 氧化亚氮 人工流产 麻醉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溶破MAC对机体T免疫细胞刺激效应的发生机制。方法用Fura-2/AM标记细胞,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分别检测对在胞外Ca^2+络合剂EGTA及Ca^2+通道阻滞剂verapmail作用情况下,sMAC刺激T细胞后的T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sMAC能诱导T细胞[Ca^2+]i迅速升高448.9nM。应用EGTA或verapmail后,sMAC诱导Jurkat细胞[Ca^2+]I水平由349.6nM下降至155nM或222nM。结论本实验首次证实。MAC诱导免疫细胞Ca^2+动员,包括Ca^2+内流和Ca^2+库释放。

  • 标签: 亚溶破MAC T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动员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F.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IRES2-增强性绿色荧光蛋白(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hEF中,相应称为hEF-hTERT和hEF-EGFP.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正常hEF、hEF-hTERT、hEF-EGFP中hTERT蛋白、分化抑制因子I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用噻唑蓝(MTT)法测定3种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1)Westernblot:与hEF-EGFP和hEF比较,hEF-hTERT中的hTERT蛋白、Id1、PCNA和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均较高.(2)MTT法:细胞接种后第4-6天,hEF-hTERT的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hEF和hEF-EGFP(P<0.05),接种后1-6dhEF与hEF-EGFP的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周期:与hEF-EGFP和hEF比较,hEF-hTERTG0/G1期细胞较少,S、G2/M期细胞较多;其PI为57.47%,高于hEF-EGFP(13.13%)和hEF(17.38%).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可使hEF增殖能力增强.

  • 标签: EGFP 基因转染 增殖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TERT蛋白 ID1
  • 简介:目的探讨5-烯丙基-7-二氟甲基白杨素(ADFMChR)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COCl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中国仓鼠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CHO-K1)、人卵巢癌细胞系(COCl),每种细胞实验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DFM-ChR,对照组加入等量PBS。采用改良MTT比色法分别检测ADFMChR作用CHO-K1、COCl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分别检测CHO-K1、COCl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度凋亡率。结果ADFMChR对COCl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对CHO-K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ADFMChR作用于COCl细胞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与CHO-K1细胞比较,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且G1期细胞前出现明显的G1凋亡峰。结论ADFMChR对卵巢癌细胞系COCl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

  • 标签: 卵巢肿瘤 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 凋亡 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设计和合成系列7-二氟甲基-5-取代烷氧基黄酮类化合物,观察其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白杨素(chrysin,5,7-二羟基黄酮,CbR)为先导化合物,先选择性地用二氟甲基取代ChR的7-羟基,合成化合物chR-1,再将一系列烷氧基取代chR-1的5-羟基,依次合成化合物ChR-2…chR-10。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杨素及白杨素衍生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合成10种7-二氟甲基-5-取代烷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并分别进行波谱鉴定,其结构与设计相符;白杨素及白杨素衍生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ChR的IC50值为5.83μmoL,在ChR的C-7住引入二氟甲基合成的ChR-1的IC50值为3.98μmoL,表明其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增强;进一步在ChR-1的C-5位引入烯丙氧基合成的ChR-10的IC50值为2.18μmoL,其IC50值为所有合成的7-二氟甲基-5-取代烷氧基黄酮类化合物中最低,表明其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最强。结论二氟甲基的C-7位取代获得白杨素衍生物的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在此基础上烯丙氧基的C-5住取代获得的7-二氟甲基-5-烯丙基白杨素具有更强的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活性。

  • 标签: 胃肿瘤 白杨素 白杨素衍生物 增殖抑制 7-二氟亚甲基-5-取代烷氧基黄酮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