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5岁,体重14kg,因膀胱结石拟在分离麻醉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术前30min阿托品0.3mg,鲁米那0.04g,安定33mg肌注,入室时因哭闹给予氯胺恫98mg(7mg/kg)肌注,手术进行25min时,追加γ-羟丁酸钠1500mg(107mg/kg)患儿安静,手术顺利进行,20min后结束手术。

  • 标签: Γ-羟丁酸钠 氯胺酮 呼吸抑制 复合麻醉 膀胱切开取石术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为临床经鼻插管的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42例成人尸体(男性26例,女性16例)测量鼻孔胃贲门的长度(N-CI)、鼻孔胃幽门的长度(N-PY)及胸骨颈静脉切迹剑胸结合处的长度(J-P),分别以N-CI和N-PY的长度为Y值,以J-P的长度为X值,求回归方程。结果N-CI的长度为(42.59±2.12)cm,N-PY的长度为(56.63±2.88)cm,J-P的长度为(14.03±1.06)cm。以N-CI为Y值,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4.24±3.34X;以N-PY为Y值,以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6.36±3.66X。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胸骨颈静脉切迹剑胸结合处的长度推算出患者鼻孔胃贲门和胃幽门的距离,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贲门 幽门 胸骨 插管 回归分析
  • 简介:背景:采用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从1990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共包括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终点对术后全膝关节翻修的假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生存状态分析包括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及适合的诊断模型,以评价相对危险假设。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可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可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可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第一次翻修的年份和翻修原因也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指标。结论.70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预示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降低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均可以减少活动量,加上医生可能不愿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降低。可信水平:预测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翻修术 系统 预测指标 可信区间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头痛、呕吐6h,外院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转入我院.急诊脑血管DSA结果显示前交通动脉瘤,呈球形,大小约2.6mm×3.5mm,颈较窄(图1).在全麻下行GDC(ev3公司)栓塞术,先填入第一个GDC(3mm×60mm),当填第二个GDC(2mm×40mm)时,送入约30mm就自动解旋,既不能推进,也不能后撤,并与第一个GDC缠绕、不能分离(图2),原计划埋线、以此结束手术,但病人家属不接受.于是尝试轻轻往外拔、试图使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但不慎把原在动脉瘤内的第一个GDC也一起拉到了左大脑前动脉主干内,此时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第二个GDC被完整地拉出体外,而第一个GDC却变成了一个“麻花”团,其前端为一长约8.4mm的线段,后端呈三重折迭的“麻花”状、长约11.7mm(图3).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GDC 瘤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诊断
  • 简介:背景: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一次住院间隔4~7天分阶段(以下简称分段)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和同一麻醉下依次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或分别住院分期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情况,评价三组中伴发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率。方法:我们调用电啮数据库巾的资料和医疗记录,回顾性分析了两位医生所做的332例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其中241例患者是在住院时,间隔4~7天分段进行了双侧全膝关节置换,26例患者是一次手术依次进行了双侧全膝关节置换,65例患者分二次住院、分期进行了双侧全膝炎节置换。根据病例资料,对主要并发症(包括死亡、冉次手术、心肌梗死和肺栓塞)和次要并发症(包括心房纤维性颤动、深静脉血栓和尿道感染)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双侧全膝荚节置换者,依次组和分期组比分段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2.5倍。所有组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都较为罕见.但以分期组的发生率较高。总并发症发生率在分段组(13%)比在依次组(35%)或在分期组(31%)明显要低(p=0.0009)。分段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依次组的患者多4天(p=0.0001)。结论:一次住院间隔4~7天分段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方法。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住院期间 双侧 间隔 并发症发生率 心房纤维性颤动
  • 简介:背景:从关节和胫骨假体聚乙烯衬垫后表面转移磨损碎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主要原因。全膝人工关节假体设计随时问而发生变化,例如对胫骨盘近端表面的粗糙度和聚乙烯衬垫的灭菌方法。我们假设胫骨盘表面抛光和采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之外的其他方法对衬垫灭菌,可降低骨溶解的发生率。方法:从1987年1998年,我们采用后十字韧带保留型的解剖型组配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系列。对300名患者施行3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510年,对这些患者的膝关节摄正、侧位X线片。由两位关节置换专家对X线片上的骨溶解状况进行单独评定(骨溶解的界定标准为假体周围存在边缘清晰的非线性松质骨丢失区)。结果:在粗糙表面的胫骨盘的242例膝关节中,使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的衬垫固定,有34%(82例)骨溶解阳性。用惰性气体中γ射线照射或没有照射的衬垫与抛光表面连接的98例膝关节中,有9%(9例)骨溶解阳性。骨溶解与六项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为:一项与患者(男性)相关、一项与胫骨盘(近端表面抛光)相关、三项与聚乙烯衬垫(加工的原材料、灭菌方法及存放时间)相关及一项与手术技术(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间的过伸)相关。结论:在这类假体设计中,胫骨盘近端表面采用抛光及衬垫采用更为先进的灭菌方法(不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能显著减少骨溶解的发生率,但不能避免骨溶解。

  • 标签: 假体周围骨溶解 全膝关节置换术 聚乙烯衬垫 胫骨假体 灭菌方法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