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医生使用甲蝶呤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大剂量使用甲蝶呤并用亚叶酸钙解救后,通过检测甲蝶呤血药浓度考察患者对甲蝶呤的代谢清除情况,利用MTHFR677C〉T基因型检测、肝肾功能检查和药物相互作用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甲蝶呤排泄延迟影响因素。结果2例患者出现甲蝶呤排泄延迟,其原因可能与MTHFR677C〉T基因多态性阳性、肝肾功能损伤及质子泵抑制剂与甲蝶呤联合用药相关。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应发挥专业所长,密切关注甲蝶呤排泄情况,从而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降低甲蝶呤排泄延迟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甲氨蝶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药物排泄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白蛋白排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eGFR)在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寻找早期筛查DR的指标。方法筛选8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散瞳眼底检查分组,同期测定计算各组UACR、eGFR。结果84例T2DM患者中有61例(72.6%)合并不同程度的DR,其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UACR、eGFR均与DR呈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UACR与eGFR联合筛查有利于DR的早期检出。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对照组(n=55)。观察组采用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比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HbA1C、MAGE水平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UAER水平实行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通过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和尿蛋白排泄,值得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不同类型胰岛素 糖尿病肾病 血糖 血尿蛋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控制饮食、降血糖、运动治疗等综合方案的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和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均减少,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65.8±21.8)u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60.3%、57.1%,中远期疗效稳定,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养阴活血法 综合方案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排泄率 中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药物剂型优化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旨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的方式,揭示了药物剂型对药物性质、药物释放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药物剂型的优化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 标签: 药物剂型优化 药物吸收 药物分布 药物代谢 药物排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出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的60例宫外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宫外孕患者采用甲蝶呤治疗,实验组宫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蝶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宫外孕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蝶呤联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米非司酮与甲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降低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外孕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溴索对老年肺炎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方法:2022年6月-2023年9月,以老年肺炎为研究疾病,选择60例患者,病例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盐酸溴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溴索可有效治疗,肺功能改善显著,可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老年肺炎 盐酸氨溴索 肺功能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支气管炎中盐酸溴索应用情况及安全与否。方法:于某时段(2019-4至2020-3)选取8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组别区分:对照组,43例,抗生素;观察组,44例,抗生素+盐酸溴索。划组方式:随机化分组法。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用作比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中应用盐酸溴索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兼具。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和感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期间接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2例,开展临床治疗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2例(莫西沙星)、观察组40例(莫西沙星+盐酸溴索)。统计临床效果、临床预后差异。结果:(1)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用时均显著降低,且治疗有效率提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预后:治疗前炎症因子实验室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感染发生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确切,可在快速缓解患者呼吸系统症状,纠正机体炎性因子表达基础上,降低预后感染发生,保障患者预后安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预后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随尿排泄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STZ65mg/kg腹腔注射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于0周、2周、4周和8周监测两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UALB)及尿沉渣中PCX含量(UPCX)和8周末HbA1c,为消除尿量影响分别用尿肌酐(UCr)校正称为UACR(UALB/UCr)及UPCR(UPCX/UCr)。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和8周时HbA1c显著增高,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周时糖尿病大鼠UACR及UPCR即显著增高,并随时间不断增长;(3)糖尿病大鼠UPCR与UACR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足细胞损伤参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尿PCX检测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链脲菌素 大鼠 Sprague-Dawley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不良反应发生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对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计8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使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方式。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使用盐酸溴索鼓室注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盐酸溴索进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溴索与黄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及复发影响。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慢阻肺患者,分为参照组(25名)和治疗组(29名)。参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盐酸溴索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参照组84.0%(21/25);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指标较参照组有显著优势;治疗组复发3.4%(1/29)、病死0.0%(0/29)显著低于参照组20.0%(5/25)、8.0%(2/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慢阻肺 盐酸氨溴索 黄芪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氯地平与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分别予以氯地平及左旋氯地平治疗。结果:将左旋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实施左旋氯地平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低,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左旋氯地平与氯地平均是常见药物,前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 方法 :择于本院诊疗的异位妊娠患者 6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30 )与研究组( n=30 ),对照组以甲蝶呤治疗,研究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甲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蝶呤可提升临床疗效,且不会导致过多、过强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对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给予泼尼松、卡托普利、潘生丁、肌苷、黄芪、抗生素等;观察组61例,在开始治疗即给予LMWHH(速碧林)0.4mL/4100IUAXa(WHO单位),静滴,每日2次,连用2周,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同时监测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l周和治疗第2周的24h尿蛋白排泄量减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第1周的24h尿蛋白排泄量减低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第2周(P<0.01);结论在开始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即应用LMWH,能快速有效地减低尿蛋白排泄,其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治疗 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 观察 对照组 低分子量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氯地平与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氯地平组与左旋氯地平组,每组47例,氯地平组给予氯地平治疗,左旋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氯地平治疗,对比其疗效、血压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93.6%高于氯地平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2,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氯地平組(130±11)、(82±7)mmHg均低于氯地平组(144±13)、(9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3.743,P<0.05);左旋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4.3%)低于氯地平组(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2,P<0.05)。结论氯地平与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氯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治疗 高血压 对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氯地平与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出该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诊治的 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氯地平组与左旋氯地平组,每组 47例,氯地平组给予氯地平治疗,左旋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氯地平治疗,对比其疗效、血压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左旋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 93.6%高于氯地平组 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42, P<0.05)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氯地平組( 130±11)、( 82±7) mmHg均低于氯地平组( 144±13)、( 93±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81、 3.743, P<0.05) ;左旋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 4.3%)低于氯地平组(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62, P<0.05)。结论 氯地平与左旋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氯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 ] 氯地平 ;左旋氯地平 ;治疗 ;高血压 ;对比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mlodipine and levo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Ninety-four hypertensive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mlodipine group and Levamlodipine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group and Levamlodipine group with amlodipine. The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levoamlodipine group was 93.6% higher than that of amlodipine group (76.6%)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13.242,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levoamlodipine group (130 +11), (82 +7) mmHg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amlodipine group (144 +13), (93 +8) mmHg,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3.281, 3.743,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amlodipine group (4.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amlodipine group (10.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2.762, P < 0.05). Conclusion Both amlodipine and Levamlodipine can achieve certain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advantages of Levamlodipine are more prominent,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s better,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less. It is an ideal antihypertensive drug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