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体腔灌注技术的治疗机理,是利用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在特定温度下肿瘤细胞会被杀死而正常组织不会受到损失,加之化疗药的增敏效应、器械冲洗游离的癌细胞。体腔灌注的具体方法为将生理盐水与化疗药物加热至43℃左右,通过体外循环系统将其导入体腔(胸腔或腹腔)并持续循环,大剂量的温热化疗液能够使体腔的微小癌转移灶更充分地与化疗药接触,并在体腔内有较高、恒定、持久的药物浓度,灌注过程中化疗液对体腔的游离癌细胞可起到机械清除作用,对于体腔种植或转移瘤起到杀伤作用,从而控制恶性体腔积液。

  • 标签: 循环 体腔热灌注 化疗
  • 简介:摘要临床上治疗风感冒多以药物疗法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中药疗法在疗效与安全性上有其明显优势。为进一步控制患者感冒临床症状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结合临床中药学经验,对中药治疗风感冒病症的方法与有效性进行总结、分析。经整理与归纳,尤其对大柴胡汤、双金颗粒、解表清热汤以及清开灵制剂四种中药方剂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以及未来中药治疗风感冒的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 标签: 中药 风热感冒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射病是一种急症,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表现为高热(>40℃)和神志障碍1射病预后严重,病死率达5%~30%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人群,故及时有效降温是抢救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扁桃体炎在临床上采取微波凝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扁桃体炎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微波凝治疗,分析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3例扁桃体炎患者病症都得以治愈,剩余7例扁桃体炎患者病症也得到有效缓解,治愈率为90%。结论在临床上对扁桃体炎患者给予微波凝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微波热凝术 治疗 临床效果 患者
  • 简介:摘要医用红外像技术由于其直观、无创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收集了近年来医用红外像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疾病的早期探查、辅助诊断、临床疗效评定及中医针灸学研究等4方面分析医用红外像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近况,为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医用红外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 标签: 红外热像技术,临床医学,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风型感冒,临床探究安儿宁颗粒用于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11~2016.4期间96例经诊断为风型感冒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银翘解毒颗粒,治疗组服用安儿宁颗粒,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用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正常、咳嗽消失、总治疗时间上用时较差对照组用时少,P<0.05;用药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93.8%,两组病症改善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风型感冒患者治疗时,使用安儿宁颗粒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患者恢复快。

  • 标签: 风热 疗效 感冒 安儿宁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17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观察组实施化疗与疗配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化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89例患者,显效38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有毒副作用10例,总有效率为67.42%,观察组89例患者,显效5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有毒副作用9例,总有效率为87.6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较单用化疗有一定优势,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轻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疗 联合 化疗 晚期 恶性肿瘤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对我军的战斗力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曾强调,面对新的形势,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维护战斗力对军事医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以来,神经科学研究一直走在生物科学研究的前沿,大量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已经或者正在转化为战斗力维护的关键技术。人和武器,永远是战斗力的核心问题。毛泽东曾说"在武器和人这样一个形成战斗力的关系当中,

  • 标签: 神经科学 仿生 人工智能 脑机接口 智能武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ADR)38例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ADR的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家公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的门诊发热患者应用毒宁注射液6900例,对发生的ADR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毒宁注射液6900例患者中发生ADR38例,占0.55%,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或不降)、药物过敏性性皮疹、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未见严重的ADR发生,38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结论静脉注射毒宁注射液时,要严格控制静滴速度,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