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全血中的微量元素,很多文献中采用的多于100μl的取血量给医院的临床检验带来了采血方面的极大困难,特别是对婴幼儿更是难上加难。我院采取末梢血通常难以采够,而采静脉血又给婴幼儿带来极大的苦恼。故此,我院采用40μl末梢血全血直接稀释,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种微量元素,方法简便、快速、污染少,效果颇为满意。

  • 标签: 火焰原子法 40ul全血 聚乙烯塑料管 混合标准溶液 稀释液
  • 简介:综合评价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核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收集2010年1月—2014年4月208例临床混合痔患者,将采用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核剥切术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A组);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手术的50例患者设为B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结合痔核剥切术的52例患者设为C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术)配合痔核剥切术的52例患者设为D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少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A组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核剥切技术治疗混合痔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混合痔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痔核剥切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炔诺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9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炔诺酮治疗,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炔诺酮 米非司酮 功能性子宫出血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