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支架置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支架置入的临床资料,对其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并发症血管痉挛1例,血压降低和心动过缓2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穿刺部位皮下血肿2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得到改善,未留下严重后果。结论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 标签: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围期护理。方法:以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8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分析患者围期护理方法和内容,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 67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为 98.5%;其中 1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后痊愈; 1例患者治疗后形成偏瘫。结论:在以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围期内,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能够让手术成功率得到提升,并能有效抑制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畸形出血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支架植入患者共6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包括期待感、焦虑感及恐惧感。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冠脉造影 支架植入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直视下将化疗药物注入食道肿瘤组织(间质化疗)联合金属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单纯支架置入组(A组22例)和瘤体内注入5-氟尿嘧啶(5-Fu)+支架置入组(B组23例),对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指标(体力、体重变化)、生存期、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RR)、临床受益疗效率(CBR)、生活质量改善指标以及生存期等方面均高于A组,B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合并食道恶性狭窄的中晚期管癌应用间质化疗支架置入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间质化疗 5-氟尿嘧啶 金属带膜支架置入 中晚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6年 6 月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患者 9 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减少并发症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个体化护理用于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分析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的患者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护理,甲组行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并发症率为8.0%,与乙组18.0%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用于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 取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12 月所收治的 15 名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后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手术之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支架注入都十分顺利,支架覆盖病变情况良好,血管的路径改善明显,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情况,但是是一种有创方式,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 ] 颈动脉支架 置入术 观察 要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内引流管置入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30)在手术中放置T管进行引流,观察组患者(n=30)在手术中置入胆道支架内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并总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胆管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过程中,置入胆道支架内引流管进行引流,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后续临床工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胆道支架内引流管 腹腔镜 胆道镜 探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间进行治疗的9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将这90例患者随机且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其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发现,经过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有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占4.4%。而相对于观察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2%,有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占24.4%,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数据,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在实施优质围手术期护理的干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成功率,预防手术后并发症,且手术恢复更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其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探析。方法对我院98例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患者进行基础血清CRP水平的测定,其中,包含3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及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将患者按照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为两组,一组为小于3.0毫克每升的患者41例,以及大于等于3.0毫克每升的患者57例。对患者手术后一周内以及术后6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进行记录。结果基础血清CR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比稳定心绞痛组高,术后一周内的心血管发生时间率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情况比稳定心绞痛、基础血清蛋白不升高的现象少。在手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的事件发生率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也是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高的患者高于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低的患者。结论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预后的预测指标,该指标显示了手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是支架置入前炎症细胞活化程度紧密联系的。

  • 标签: C反应蛋白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吻合口狭窄与静脉血管条件的关系.方法观察2016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138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尤其是血管情况并进行术后内瘘复查和随访,记录内瘘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对人工血管瘘静脉吻合口狭窄组和非狭窄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并用Cox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相关因素.结果手术部位以肱动脉-头静脉吻合者居多,占54.35%,其次为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占32.6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吻合静脉的束臂直径(HR0.672,95%CI0.453-0.995,P0.047)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静脉吻合口狭窄需要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静脉吻合口短期内狭窄与吻合动脉、静脉直径相关性不大,而与吻合静脉的束臂直径密切相关.

  • 标签: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狭窄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冠心病患者,在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期间实施围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值明显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另外,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仅仅为1例,而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7例,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中采取围期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保证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血管介入治疗以其有效、安全、微创、损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脑部正常功能,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虽然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护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DSA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诊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探析研究心血管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对本院36名心血管科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并对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医生评价、科研文章、年度考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实际操作成绩、医生评价、科研文章、年度考核优秀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护士的培训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培训方法可得到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病 心血管内科护士 培训方法 实施效果
  • 简介:【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活压力也逐渐加大,使得心血管疾病成了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在医院的心血管科室中所收治的患者多为高危病人,在进行日常的护理时,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和繁重的护理任务。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探索和改进,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血管 护理质量 安全隐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在脑卒中疾病中占有0.51%左右,由于发病原因很多,病理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漏诊或是误诊,延误患者的病情。如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威胁生命安全甚至致死。在我国医疗影像学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治疗方法也开始改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已经降低到5%到10%左右,当前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抗凝方式与溶栓方式,并且血管介入治疗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采用介入治疗方式的病例很少,尚未完全掌握具体的适应症,针对于此,下文旨在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介入治疗方式。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的心血管意外后遗症的若干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及干预,并分析干预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9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均有45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而干预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之后,对所有患者的SDS、SAS72-MMSE进行合理的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DS分以及SAS72-MMSE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结果显示,干预组无论是SDS分、SAS评分还是生活质量评分都比对照组明显优异,差异非常显著。并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血管科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让其更加开朗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理疏导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较对照组中的8例治疗无效者明显要少,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组间差异χ2检验验显示P<0.05。结论心血管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心血管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 分析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当。

  • 标签: 心血管 护理风险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