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可知,肿瘤患者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为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模式等。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护理干预时,加强对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率,缩短恢复时间,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感染因素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为临床护理压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52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有0例患者发生压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腹部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做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压疮发生,促进患者压疮康复进程,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 腹部手术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01月1200例在我院分娩且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有62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17%,其中早产儿有34例,感染率为12.14%,足月儿有28例,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主要主要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其次是眼部、脐部以及皮肤软组织,而从感染率与日龄的关系看,≤3d的新生儿感染率最高;本次新生儿发生感染病例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母婴同室容易引发新生儿院内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消毒以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感染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并发尿潴留2例,出血1例,占5%,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出院,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病情观察,进行精心的、专业的、预见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产妇顺利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黄体破裂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80例黄体破裂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黄体破裂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4~39天,与腹腔压力增高有一定关系。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妇科检查、B超、后穹隆穿刺、血β-HCG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以腹腔镜为首选。结论黄体破裂的诊断除临床症状外,还应考虑与月经周期关系,必要的辅助检查,如B超、β-HCG、后穹隆穿刺,可以增加确诊率。重症患者以腹腔镜手术为宜,轻者可保守治疗。

  • 标签: 黄体破裂 卵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临产孕妇各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对照组未采用镇痛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两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道助产率、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加速了活跃期进展、延长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死亡风险相关因素。方法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COPD患者共120例,其中死亡的53例患者。分析其相关信息及血液指标得出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的血钙浓度变化、乳酸浓度、白细胞均明显区别于非死亡组。结论缺氧、感染及血钙浓度的降低可能参与COPD的死亡病理过程,同时有望成为COPD预测死亡风险的指标。

  • 标签: COPD 血钙 乳酸 炎症 死亡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检测规范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及比对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5月于本院门诊、急诊及病房患者采集全血细胞分析样本2100例,分别应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和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抗凝血液样本进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的测定。结果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13%、RBC为0.8%、HGB为0.9%、HCT为0.65%、PLT为1.93%;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77%、RBC为0.85%、HGB为0.94%、HCT为1.37%、PLT为2.45%。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参数结果一致。结论在进行全血细胞参数检测时存在性能差异,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性能优于BC-3000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细胞参数 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防治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探究患者出血情况、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4.2~2015.6期间1200例入院生产产妇,根据生产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分娩组、,对两组出现情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娩组产后出血占5.0%,出血量为716.4±157.8ml,剖宫产组为14.0%,出血量为1024.6±205.7ml,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出血量少、发生率低,P<0.05;两组在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因素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因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出血情况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10.4%,两组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出血几率较大且出血量较大,为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症状,因减少临床使用剖宫产,对于高危产妇为避免产后出血量较大,可使用药物提高子宫收缩力减少出血。

  • 标签: 止血 孕妇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患者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90例患者全部成功操作,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