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及优缺点,为临床上选择恰当的梅毒筛查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8438例输血前血液标本,应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试验(ACONSYP).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结果ELISA、SYP法与TPPA符合性好。TRUST与TPPA符合性较低.。结论一般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应选用TP—ELISA法进行初筛,基层医院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可选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AN—COSYP),阴性加做TPPA进行确证及TRUST区分现行或继往感染。仅做TRUST漏检既往感染者,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筛查 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700例,并就本组700例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选择分娩方式原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际剖宫产率并不符合产妇的主观愿望,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产前健康教育程度均可对剖宫产率造成影响,对产妇关于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对阴道分娩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结论应加大力度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改善产时服务意识,严格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控制。

  • 标签: 产妇 分娩方式 选择 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21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胸骨柄上缘和病变节段的关系,15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8例,E级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颈胸段后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8±5.7)°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2.3)°(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9.7±4.8改善至末次随访的23.1±3.4(P〈0.01)。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提高了1.6级,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D级2例,E级19例。结论:对于颈胸段结核,低位颈前入路可以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应根据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和病变节段的关系,决定具体的个体化固定方式。

  • 标签: 颈胸段 脊柱结核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52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与延期手术组(B组),早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内进行,延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消失,无死亡病例。在肠坏死发生率上,早期手术组肠坏死2例,发生率为7.7%;延期手术组肠坏死7例,发生率为26.9%。在并发症发生率上,都发生在肠坏死肠切除患者,早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率为3.8%;延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4例,中度贫血.需输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环节中,临床医生应当尽早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选择的最佳手术时机应当在48小时以内,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坏死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参考。

  • 标签: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早期手术 肠坏死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自发破裂出血(SRHCC)行肝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我院收治的87例SR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急诊肝切除(E组),10例行延期肝切除(D组)。结果:E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D组,两组患者特征及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无住院死亡;E组为入院24h内手术,D组从入院到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d(2~6d);E组1、3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66.7%、44.4%,D组为70%、30%,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0d、788d(P=0.763,log-rank检验)。结论:经过合适选择的SRHCC患者,急诊肝切除可缩短住院时间,同延期肝切除一样安全有效。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自发破裂 肝切除
  • 简介:1一组样本资料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t检验;若来自非正态总体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2配对设计资料二分类变量,可用McNemar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连续型变量,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配对t检验,否则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 标签: 统计分析 MCNEMAR检验 配对T检验 验方 秩和检验 配对设计资料
  • 简介:传统的胰腺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从生理角度上来讲有一定的缺陷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各国学者围绕消化道重建提出了众多的手术改进和新方法。但直到现在,对这些术式的效果评价仍然处于矛盾和争议之中。胰腺癌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应保持其原有的生理功能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的重建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适应范围和优缺点。外科医师应该依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大小、患者的基础状态和医生的经验等综合考虑,而不应固守某一种重建方式。笔者就胰腺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法的选择结合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正>手术名称:绿激光前列腺选择性汽化术术者:赵勇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2特殊器械使用:国产瑞尔通绿激光和顺康连续冲洗膀胱镜3术中精要:3.1观察:观察膀胱黏膜嵴梁化程度,双侧输尿管口位置,前列腺大小,两侧叶及中叶向尿道及膀胱内突出程度。

  • 标签: 前列腺尖 汽化术 绿激光 选择性 输尿管口 尿道外括约肌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0例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综合治疗情况,手术治疗+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组68例,其中12例超声诊断输尿管第三狭窄结石患者行ESWL,56例行急诊输尿管镜手术。保守治疗组22例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ESWL组病例治疗效果满意,12例行ESWL患者中8例结石排净,4例碎石后仍有疼痛,经输尿管镜治疗后疼痛消失。56例经输尿管镜手术患者,48例行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取石后双J管引流成功,5例由于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不能通过,行输尿管导管外引流,其中2例行ESWL,3例引流一周后再次输尿管检查+弹道碎石成功,3例肾绞痛并妊娠,行椎管内麻醉后输尿管镜检查+双J管内引流。保守治疗组22例肾绞痛患者不愿意手术行保守治疗,疼痛反复发作,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处理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应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输尿管镜手术处理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可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并发症少,在妊娠期也是安全的。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输尿管镜 体外震波碎石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因肾积脓先行肾穿刺造瘘术,分娩后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7例先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分娩后再行输尿管镜碎石术,一例经保守治疗结石排出。结论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安全,综合各方面因素,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应考虑姑息治疗,包括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待分娩后再行进一步治疗。

  • 标签: 结石病 妊娠 输尿管镜碎石术
  • 简介:目的总结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析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特殊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0.81%。198例恢复顺利,48例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为19.35%,包括肺部并发症17例(肺部感染8例、左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3例),大量腹水12例,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9例,腹腔严重渗血5例,消化道出血2例,左膈下脓肿1例,胰漏1例,肺栓塞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脾切除术 高血压 门静脉
  • 简介:随着器官保留理念被外科医师广泛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逐渐被用于治疗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及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DPPHR手术区域解剖及血供复杂,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在经典DPPHR术式上进行改良,提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tPHR)。本文就上述要难点对DPtPHR手术方式的演变、手术操作的要点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进行简介。DPtPHR的操作要点在于完整切除胰头及病变组织、保障十二肠血供与防止胆道损伤与缺血,其适应证主要包括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浆液/黏液囊腺瘤、G1/G2级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分支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术中探查与冰冻快速切片明确诊断并排除癌变。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炎 慢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选择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接收8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采用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A组的优良率为81.82%明显高于B组36.36%,B组的致残率为47.73%,显著高于A组的11.36%,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死亡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有利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外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预后,在临床上值得关注和推广。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科治疗 适应症 手术时机
  • 简介:目的探讨应力位摄片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的诊断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UKA)患者选择中的作用。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3年3月,86例预手术患者的103膝接受应力位摄片检查,包括内外翻应力下的正位片和屈膝90。侧位片。摄片后诊断为AMOA者计划单髁治疗,如诊断有疑问,加做MRI检查。应力位摄片诊断的准确性由术中观察情况检验。UKA术后患者随访3至38月(平均16.8月),通过HSS膝关节评分和患者自我满意度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85膝符合AMOA诊断,除2例有反复肿胀加做MRI诊断慢性滑膜炎患者外,其余均计划进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其中1膝在术中探查韧带情况后改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的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都很高。应力位摄片诊断AMOA的准确率为98.8%(82/83),如以最终接受UKA手术为标准,准确率为96.5%(82/85)。结论应力位摄片是一种可靠的评价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ACL)功能和软骨缺损的方法,对于选择适合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患者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单髁 应力位摄片 患者选择
  • 简介:目的观察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使用索利那新对早期膀肤过度活动症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笔者单位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PVBT)术后并发OAB症状者共32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当日起即口服索利那新5mgqd至拔除尿管后3天停药,对照组:不口服索利那新。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每日膀胱痉挛次数,总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液转清时间,拔除尿管后3天内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结果拔尿管后3天内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日排尿总量结果: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拔管后3天的24小时平均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PVBT术后引起的膀胱痉挛、尿急、尿频等OAB症状候群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琥珀酸索利那新 膀胱痉挛 膀胱肿瘤选择性光汽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