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5-ALA-PDT对A4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剂量的5-ALA-PDT处理组(5-ALA孵育浓度分别为:0.05、0.1、0.2、0.4、0.8mg/ml,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1.25、2.5、5J/cm^2),处理24h后采用MTT法检测5-ALA-PDT对A4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ALA-PDT对A431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5-ALA孵育浓度(0.05、0.1、0.2、0.4、0.8mg/ml)和不同的激光能量密度(1.25、2.5、5J/cm^2)处理A431细胞时,当激光的能量密度和孵育的浓度都较低的时候.在5-ALA-PDT的作用下,A431细胞的杀伤曲线平缓的下降,然而伴随着激光的能量密度和光敏剂5-ALA浓度的不断加强,可见抑制曲线的下降速度十分迅速,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在达到较高的强度时呈现相接近的趋势。当5-ALA孵育浓度达到0.8mg/ml时,不同激光能量密度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LA-PDT作用后使A431细胞滞留在G0/Gl期,A431细胞的增殖指数(PI)降低;与对照组相比,5-ALA-PDT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加A431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P〈0.05)。结论5-ALA-PDT显著抑制皮肤鳞状细胞A431细胞的增殖,促进A431细胞的凋亡。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5-氨基乙酰丙酸 皮肤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皮肤癌A431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皮肤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皮肤癌细胞A431,设置苦参碱的浓度为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皮肤癌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35%、23.61%和41.4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为1.21g/L。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另外,苦参碱可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86%、10.27%和20.32%。结论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皮肤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皮肤癌作用。

  • 标签: 苦参碱 人皮肤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皮肤癌A431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皮肤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皮肤癌细胞A431,设置苦参碱的浓度为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皮肤癌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35%、23.61%和41.4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为1.21g/L。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另外,苦参碱可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86%、10.27%和20.32%。结论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皮肤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皮肤癌作用。

  • 标签: 苦参碱 人皮肤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HBsAg疫苗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诱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方法低、中、高剂量HBsAg疫苗两次免疫小鼠后,采用酶免疫法检测鼠血清抗HBsIgG2a,并用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结果HBsAg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BsIgG2a,中、高剂量组阳转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值<0.0l;低、中、高剂量组部分鼠特异性CTL释放率>60%,达到特异性CTL活化,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l。结论HBsAg址疫苗可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而且对非溶细胞性和溶细胞性免疫应答均可上调。

  • 标签: 乙型肝炎表现抗原 疫苗 细胞免疫
  • 简介:背景: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是用极薄(<100nm)纳米膜包裹单个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目的:综述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中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inglecell,nano-coating,nano-encapsulation,cell-in-shellstructure;单个细胞,纳米覆盖,纳米包裹”,最终纳入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具有过程简单、可调节,能形成性质多样的纳米膜等特征,已成为最广泛应用于合成单细胞外有机纳米膜的技术。应用多酚类物质的广泛黏附性及某些有机物能在细胞外自聚集的特性,也可形成性能较好的有机纳米包裹。除此之外,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及利用某些无机物能直接在细胞表面结晶的性质,可在细胞表面形成无机纳米包裹。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单个细胞催化、细胞治疗、细胞保护、细胞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被包裹细胞的用途将更多地指导纳米膜材料的选择。

  • 标签: 单个细胞 细胞包裹 纳米膜 纳米包裹 纳米覆盖 层层自组装技术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在人类和小鼠,产生干扰素(IFN—α)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能在体外调节同种T细胞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DC也能在体内调节免疫反应,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这些细胞也许能介导负免疫应答,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器官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移植免疫 Ⅰ型干扰素 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IK细胞治疗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EMT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42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CIK患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变化、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毒副反应。结果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E-cadherin及EMT标志物Vimentin、Snail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80%、17.35%,65.31%、62.24%;治疗后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显著不适感。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内有EMT,和肿瘤发展具有相关性,自体CIK细胞治疗对EMT有抑制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CIK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EMT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循环肿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MT标记物CK19、E-cadherin、Vimentin、SnaiI在CIK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CIK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的变化.结果40例肺癌患者中,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E-cadherin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36/40)和17.5%(7/40),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Snail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0%(24/40)和62.5%(25/40).CK19、Vimentin、Snail的阳性表达率与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分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极低,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CIK治疗后CK19、E-cadher、Vimentin、Snail的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分别为62.5%(25/40)、0%(0/40)、20%(8/40)、10%(4/40),而且CIK治疗后患者KPS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存在EMT,并与肿瘤进展正相关,自体CIK细胞治疗抑制了EMT,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本研究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来源的外泌体(DC—derivedexosome,DCex)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DCex,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Cex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和鉴定其细胞来源。取第3代MSC,设3组培养诱导体系:①对照组:d—MEM基础培养液组;②实验组:d—MEM基础培养液+DCex(10μg/m1)组;③α-MEM基础培养液+标准诱导剂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组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另外,荧光染料DiI标记DCex,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ex进入MSC的过程。结果显示,在电子显微镜下DCex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膜层结构,直径为40—100nm,并表达DC细胞的标志物CD83,CD86,CD80和HLA—DR。在DCex处理MSC后6h时,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进入到MSC胞质内的DCex,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荧光强度增加。按组培养第7天,DCex实验组Runx2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MSC培养第14天,DCex组ALP含量OD值与对应蛋白比为2.22±0.2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20±0.21)(P〈0.01),但低于标准诱导组(3.22±0.24)(P〈0.05)。结论:DCex可以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且体机制仍需讲一步研穷证实.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探索流式细胞术单种CD分子(CD146)标记法和三种CD分子(CD45CD31CD146)标记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CECs。结果流式细胞术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检测成功,两种方法显示肺癌患者外周血CECs均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定CECs的结果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34,P〈0.01)。精密度试验显示三种CD分子标记循环内皮细胞法优于单种CD146标记法。结论单种CD146和三种CD分子标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细胞均可经流式细胞术用于测定CECs,三种CD分子标记循环内皮细胞法优于单种CD146标记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活力细胞对改善皮肤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自体活力细胞技术配合高浓度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电针透刺法。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部位皱纹评分比较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活力细胞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皮肤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 标签: 无创焕颜术 皮肤 应用
  • 简介:目的:检测人表皮细胞中是否存在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并研究该表型细胞是否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和表皮干细胞的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方法:运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细胞。经Hoechst33342荧光染料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并分选SP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SP细胞ABCG2、整合素α6和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人表皮细胞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为0.2%~0.3%。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在SP细胞以及总表皮细胞中均有少量细胞表达通用干细胞标志物ABCG2以及表皮干细胞的标志物整合素α6和β1,但二者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细胞中的SP细胞是否是富集的表皮干细胞仍存在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的动物体内移植实验、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能力的研究证实。

  • 标签: 侧群细胞 表皮干细胞 ABCG2 整合素Α6 整合素Β1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78亿人患有耳聋疾病。永久性听力损失是由于耳蜗内的毛细胞丧失了再生能力。目前恢复因耳蜗毛细胞丢失而引起的中重度听力损失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直接刺激听神经。但其使用受限于复杂的听力损伤机制和组织损伤程度。理想的解决方案是用干细胞、基因、药物治疗阻止耳蜗毛细胞的丢失或再生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本文对干细胞再生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内耳毛细胞再生 干细胞再生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重度听力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 耳蜗毛细胞
  • 简介:流式细胞术是对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高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过程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已广泛用于细胞凋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介绍了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的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病理学 生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考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Cs)活化骨髓细胞、净化骨髓的作用。采用免疫磁珠从2例血液学缓解的CML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分离DCs,另取BMMNCs置T-25塑料培养瓶建立Dexter培养体系,分为3份,第1份为对照,第2份加rhIL-2,第3份加自体DCs,每周取半量非贴壁细胞,计数、行CFU-GM检测,然后加等量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当非贴壁细胞总数<2×10^5时终止培养,收集贴壁细胞做CFU-GM集落形成试验并检测CD34和P210表达,取贴壁细胞形成的CFU-GM集落,抽提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的表达,结果发现,在DCs加入CML骨髓Dexter培养体系培养后1-2周,非贴壁细胞遥CFU-GM产量明显下降,与rhIL-2的体系基本平行,同时体系中的P210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不过,培养3周后含DCs的体系CFU-GM产量下降减缓,而含rhIL-2的体系CFU-GM产量持续下降,在含自体DCs的Dexter体系,贴壁细胞中CD34^+细胞和P210^+细胞比例最低,只是贴壁细胞产生的CFU-GM集落中,BCR/ABL(+)的集落比例与不含DCs的体系比较无明显差别。这些结果说明自体DCs加入CML骨髓Dexter培养体系能减少白血病的祖细胞,包括成熟的祖细胞和原始的祖细胞,自体DCs有可能用于CML骨髓的体外净化。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骨髓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净化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方法,为研究T细胞极化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手段.方法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并被阻滞在胞内的细胞因子,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本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其中CD4+T淋巴细胞中Th1占19.51%±4.96%,Th2占15.66%±3.95%;CD8+T淋巴细胞中Tc1占16.22%±1.78%,Tc2占9.20%±1.96%;而12例妊高征孕妇的Th1、Tc1百分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h2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可以客观、准确地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判断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回顾分析10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就诊断及预后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1)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首发症状相似,均有头痛或是头晕表现;发病部位以颞叶、顶叶为主;(2)影像学特点: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囊实性占位,肿瘤及囊壁有不同程度强化,水肿不明显;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显示有长T1及稍长T2不均匀信号,病灶内信号不均匀,有少许更长T2信号。(3)免疫组化学:免疫组织化学:GFAP、Vimentin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呈现阳性表达,Nestin、S-100蛋白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阳性表达,IDH1、NeuN呈阴性表达。p53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呈阳性表达,在不同分级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程度有差异;CD34、CK-pan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中阴性表达。(4)病理特点: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镜下多形性细胞,以梭形细胞和星形巨细胞为主;3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有核分裂表现,常见坏死。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镜下见大量的巨怪形多核巨细胞,可见小的“纺锤”状合体细胞;少见假“栅状”坏死、缺血性坏死。结论: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具有特异性,根据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检测、影像学特点等,能够为临床鉴别和诊断提供了科学指导。

  • 标签: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