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阑尾炎LA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对手术的积极意义。方法对阑尾炎LA手术中使用超声刀4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耗时4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3.5天,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阑尾炎LA术中使用超声刀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LA 超声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旨在制定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儿60例,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60例患儿的基本信息、手术治疗过程以及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相关研究,明确患者手术治疗当中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状.结果经过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实施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一系列临床并发症状,主要包括患儿系膜出血并发症状、患儿小肠灼伤并发症状,患儿皮下气肿并发症状、患儿腹腔脓肿并发症状以及患儿残端漏并发症状.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实施过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导致这些并发症状出现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不仅和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规范性有关,还和患者自身病情程度有关,只有在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保证手术治疗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患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关键词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影响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18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18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排期时间更快速,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IgM、IgG及D-乳酸(D-LA)水平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46例)、重症组(46例)。比较各组血清IgM、IgG及D-LA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IgM、D-LA水平高于对照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IgM、D-LA水平高于轻症组,IgG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结论:血清IgM、IgG、D-LA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手足口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IGM IGG D-LA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急性析阑尾炎患者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43)与腹腔镜组(n=43),开腹组患者治疗以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为主,腹腔镜组治疗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为主,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发现,腹腔镜组的住院、手术及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腹腔镜组较开腹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明显较开腹阑尾切除术短,且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有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

  • 标签: 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作者: 管学能1徐进友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管学能1徐进友2通信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南京210028;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8作者简介:管学能,男,1971年,神经病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通讯作者:徐进友,男,1973年,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白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体蛋白A、Hcy、LDL、HDL、载体蛋白B以及Fib,参照相关方法评价患者的PVH、DWH程度与各项指标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PVH仅与Fib存在正相关关系,p=0.03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检查指标均与PVH、DWH没有统计学意义,且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卒中史、吸烟等合并症状没有明显关系.结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直接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程度.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纤维蛋白原;脑白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66-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