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点评与分析 ,对不合理的中成药处方进行归类和总结,及时进行公示和整改,促 进我院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月— 2018 年 12月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 200张,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方面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 2017-2018 年两年共计点评中成药处方 4800 张 ,其中 不合理处方为 346 张,占点评处方数的 7.21 %。 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 北京市卫计委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的发布,促使我院加大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力度,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促进我院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 标签: [ ] 中成药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临床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加高,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对患者的心脏、脑、肾脏等器官造成功能异常影响,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为西医药物治疗,但是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在控制病情和促进患者预后的方便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发挥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疾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成药 高血压 防治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治疗患者650例,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5例。回顾患者的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临床用药途径,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评估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比41.33%;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57.33%。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46.67%)为主,其次依次为循环系统(21.33%)、消化系统(14.67%)、皮肤和粘膜(10.67%)、其他(6.67%);严重程度为轻度(65.33%)、中度(32.0%)、重度(2.67%)。结论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会危害人体多个系统,提示药师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针对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中成药苦参凝胶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包皮龟头炎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给予益康唑外涂用药治疗;研究组共50例,给予中成药苦参凝胶制剂外涂用药治疗。2组均接受为期两周的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2组治疗后的真菌镜检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中成药苦参凝胶制剂治疗疗效显著,且有助于避免抗菌药物耐药,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苦参凝胶制剂 包皮龟头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中药处方点评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的中药处方共2100张为研究对象,2014年中药处方为1100张,2015年中药处方则为1000张。其中,2014年的中药处方未进行处方点评,2015年的中药处方均进行处方点评,对比这两年中成药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与医患纠纷情况。结果2015年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2014年,且医患纠纷发生情况明显较少,两年份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开展合理、及时的处方点评,可以确保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处方 点评 中成药 临床 合理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抽验常用中成药品,分析其质量问题,找出提升药品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15年-2016年抽验的不合格率比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装量差异、溶化性、可见异物、含量测定等。结论要搭建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提升中成药的质量。

  • 标签: 不合格率 中成药品种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具的中药处方,探究其中不合理用药原因及用药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我院所开处方中剂型与给药途径均相同,无重复用药情况出现,用法与用量正常,用药合理,无用药纠纷发生。结论加强中药处方点评对处方工作,降低药理作用、配伍关系、药用剂量和疗程等不合理使用的发生率,提升医院用药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实际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血脂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相比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患者血脂改善更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辛伐他汀片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心脑血管内科及脑血管内科接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基于中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症候进行分析和辩证,针对不同症候患者科学制定口服类或中药注射剂等在内的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探索具体效果。结果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辩证用药占比不足。结论以中药注射剂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效果,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类 中成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40例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整理收集其使用中药制剂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统计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等造成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与中成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有联系。从年龄看,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有24例,占60.00%,因此老年人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集中人群。并且,使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有24例,占60.00%,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方式,其余患者如外用有3例,占7.50%。从用药类型来说,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50%(P<0.05),口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于其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与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有关。

  • 标签: 中成药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