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与不良反应特征。方法选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网站当中选择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此次研究的60例患者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性要高于女性,且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在45至68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属于新型的心血管病症治疗药物,是β1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显著,会导致各不良反应的出现,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使用药物。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理特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月经周期穴位伏安特性与血流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选择在校大学生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肾俞双侧穴位进行测试。分别在非月经时期、月经期、月经后对所选的穴位进行伏安曲线和血区血流量测试。结果非月经期的健康女性肾俞穴伏安特性和对照点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月经期与月经后健康女性的伏安特性与对照点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非月经期、经期和月经之后健康女性的左肾俞穴和对照点相比穴位处的血流灌注量明显小于对照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可以准确的体现人体血气的变化状况,同时穴区的血流灌注量丰富是穴位低电阻的主要形成原因,在临床中具备一定的疾病征兆性的提示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女性 月经周期 伏安特性 血注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溶性PD-L1分子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特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86例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至本院呼吸科诊治的胸腔积液患者,按照积液性质将其分为A组(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B组(恶性胸腔积液,38例)、C组(非结核、非恶性胸腔积液,18例)。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胸腔积液,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sPD-L1水平,FCM法检测胸腔积液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以及PD-1在CD4+T细胞、CD8+T细胞、CD14+单核细胞的表达和PD-L1在CD14+单核细胞的表达。患者ROC曲线分析sPD-L1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sPD-L1含量以及CD8+细胞比例、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达比例均明显高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A组胸腔积液sPD-L1的诊断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2.9%。结论不同病因所造成的胸腔积液微环境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状态,sPD-L1分子可对此作出有效反应,因此可被广泛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

  • 标签: 可溶性PD-L1分子 结核性胸腔积液 表达特性 生物学意义
  • 简介: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态的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二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d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而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1)生长特性: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2)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3)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 标签: 骨髓 脐带血 基质细胞 基本特性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尖锐湿疣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冷冻治疗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对比两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4%、8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6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冷冻治疗 尖锐湿疣 生活质量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中重度痤疮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方法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对于中重度痤疮病人,为其开展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用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重度痤疮 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枳实消汤痞治疗胃动力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5%。常规组20例患者中,显效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5%。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促进胃动力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是胃动力不足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枳实消痞汤 胃动力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诊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周的保守性对症治疗后,无患者出现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迹象,总有效率达100%;胃肠系统的动力恢复平均时间为(9.4±1.4)d;随访3个月无复发,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营养指标(为前三者的综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部手术 胃肠 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4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鲍温病患者、6例鳞癌患者、4例湿疹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病症的复发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论先接受ALA-PDT后行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再进行PDT的面部基底细胞癌(5/26)、鳞状细胞癌(1/6)、Bowen病(1/8)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光动力治疗法是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积,对于复杂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降低联合治疗方法时疾病的复发率,还需要继续探索

  • 标签: 手术治疗 光动力疗法 皮肤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1例会厌囊肿患者。使用鼻内镜系统下结合美国美敦力xps3000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于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下对患者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结果41例会厌囊肿患者全部术后24h会厌舌面囊肿创面伪膜形成,无出血,局部轻度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咽痛以及吞咽疼痛不适。2w后症状消失囊肿创面愈合,伪膜脱落。随访至6个月,会厌黏膜表面光滑平整,无会厌与舌根粘连吞咽障碍等长期并发症,无l例复发。结论采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是在直视、负压吸引的指示下操作,切除病变囊壁具有准确精细、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 标签: 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 会厌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中重度痤疮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方法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对于中重度痤疮病人,为其开展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用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重度痤疮 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光动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24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治疗手法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单一组采取光动力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采取光动力+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光动力联合治疗的方法,疗效确切。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凝胶 光动力 尖锐湿疣
  • 简介:L-谷氨酸氧化酶的发现是近20年的事情。它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上,可以用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活性以及肌酐等的浓度。此外,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该酶的来源、特性和应用等有关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和综述。

  • 标签: L-谷氨酸氧化酶 生化检验 转氨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动力化治疗,因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下肢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对危重患者胸腔积液对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诊断标准按1995年全国危重病会议上提出的标准诊断多器。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符合胸部CT、B超或X线片的诊断标准,APACHE-Ⅱ评分根据1985年Knaus提出的标准。

  • 标签: 胸腔积液/病因学 胸腔积液/诊断 呼吸功能 血液动力学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管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幅度小,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论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其相对于常规全麻的方式来说在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椎管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高血压疾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PIH住院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第二峰(B)与第一峰(A)的比值(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围产儿发生窒息、胎儿窘迫、早产以及死亡的病例数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可以作为PIH诊断及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眼底血流动力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护理在痤疮患者接受光动力治疗时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光动力治疗的痤疮患者,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体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皮损消退率、护理满意度等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接受光动力治疗的痤疮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给予其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及皮损消退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痤疮患者 光动力治疗 个体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诊断当中,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30例肝癌结节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30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检查,并对比两组对象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相关指标与参照组对象相比存在明显不同,数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方法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肝癌结节 血液动力学 诊断 变化 灌注参数 CT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252例次[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85例次,亚临床甲亢161例次,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186例次,亚临床甲减122例次,正常组198例次]的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参数与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nodothyronine,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的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PSV×心率(heartrate,HR)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甲亢组中PSV、PSV×HR及甲状腺体积分别与血清FT3、FT4呈正相关(P〈0.01),且其与血清FT3的相关度较FT4高;血清FT3在5.70-15.00pmol/L范围时(正常范围2.63-5.70pmol/L,上限值46.08pmol/L),甲状腺上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其相关性较高,且两者间的相关性随着血清FT3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当血清FT3近检测上限范围时,两者不相关;而在其他组中,两者呈低度相关或不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并可辅助用于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临床诊治。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甲状腺上动脉 甲状腺弥漫性疾病 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