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实验组采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等特点,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胸腔镜
  • 简介:病例:男.47岁:入院前2周,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且2周来略感声音嘶哑.伴有呛咳.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紫绀,无眼球突出.尤心慌,气急,外院B超示右甲状腺肿块患者拟行手术治疗收治入院体检:T36.8℃.脉率78次/min;有甲状腺肿大,4cm×2.5cm×2.5cm大小.质硬.边缘不清,随吞咽活动度欠佳,左侧正常。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胸腺肿瘤 诊断
  • 简介:病例女,45岁,左胸间歇性刺痛伴咳嗽、气急2周入院,无四肢乏力和消瘦.入院体检:精神萎糜,检查合作;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瘀点、瘀斑;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 标签: 诊断 CT B超 病例报告 肺内胸腺瘤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准确地定是检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HBV-DVA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组合所产生的实时检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9例HBV的HBsAg、HBeAg、HBcAg、HBcAb都阳性标本,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0×10^8/ml;16例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62.5%(10例),平均拷贝数为5.2×10^5/ml,而常规PCR只有33%的阳性率;7例HBsAb、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14.3%(1例),平均拷贝数为4.7×10^3ml。结论: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物假阳性污染,可以真实反映HBV的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病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DNA HBV 假阳性污染
  • 简介:包括靶向性治疗在内的新疗法已使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愈率并无改善。缺乏检出早期癌症的能力是其根本原因。此外,目前应用的肿瘤临床分期和分型方法不能满足临床肿瘤治疗有效性评估的需求。因此,建立、整合包括肿瘤行为在内的表观遗传学病理机制新理念,并提出肿瘤分期和分型系统新标准实属当务之急。

  • 标签: DNA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癌症 诊断 表观遗传学
  • 简介:临床病史患者女,41岁.自1994年3月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痤疮、皮肤色素沉着、胡须增多、月经不规则、乏力、口渴、多尿和多饮等症状.血皮质醇356.0nmol/L;昼夜节律消失;尿皮质醇1082.0μg/24h;地塞米松8mg不能抑制.

  • 标签: 胸腺不典型类癌 异位ACTH综合征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Masaoka外科临床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术中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根据Masaoka外科临床分期,分期越早有效率越高,胸腔镜手术治疗有效率与开放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术中效果均优于开放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利用胸腔镜术中效果更佳,早分期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完善围术期管理,可获得确切疗效。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 标签: 产妇 血浆 乳汁 HBVDNA 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DNA常受到内源性细胞代谢产物、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辐射等损伤。不同修复途径可修复各种损伤的DNA,从而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预防基因突变。近年发现,MUS81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与生物的DNA修复息息相关,在DNA重组修复中起极重要的作用。由于MUS81被发现较晚,目前人们对其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MUS81 核酸内切酶 DNA重组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治方向。方法本研究筛选3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种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收治时间,均行传统罗氏结核培养法、DNA扩增基因鉴定组,并对比差异检测方案间的检测速率、准确度情况。结果本文研究数据显示,通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测定,其DNA扩增基因鉴定技术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特异度为100%,且确诊时间为(21.25±3.79)h,但传统罗氏结核培养法检测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度为,确诊时间为(5.51±2.19)周,2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DNA扩增基因鉴定更具优势性。结论DNA基因鉴定较传统罗氏培养菌型鉴定具有特异、快速等优势,基因检测可明确非结核分枝杆菌亚菌种,传统罗氏方法仅可区分非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菌属,其DNA基因鉴定更具高效,且可行性高,该技术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提高其诊治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能力。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DNA扩增基因检测 罗氏培养菌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行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对照组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48.94%,差异显著(P<0.05)。随访12w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88.89%,对照组为53.19%,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是一种有效的慢性乙肝治疗方案,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HBV-DNA转阴率上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alpha 1胸腺肽 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将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应用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研究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纳入诊断以及治疗的8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组方式依据治疗药物不同,一组入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实行在参照组,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实行在实验组,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治疗6个月后的转阴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显现计算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转阴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显现计算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实施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得到较优临床效果,展示应用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异烟肼 胸腺五肽 复治菌阳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入路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入路胸腔镜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正中入路 胸腔镜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
  • 简介:目的为了解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性别、年龄相关性。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定量检测乙肝患者HBV-DNA。结果(1)2741例阳性患者中,男1801例,载量4.82±1.86;女940例,载量4.79±1.96。(2)2294例患者中,从小到大七个年龄段病毒载量分别为6.26±1.94、5.85±1.68、5.38±1.97、4.43±1.80、4.44±1.77、4.27±1.61和4.19±1.49。结论男性患者极显著多于女性,病毒载量也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毒载量逐渐降低。

  • 标签: 肝炎 乙型 病毒载量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于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6LZPtoKP/18LZPtoP治疗(胸腺肽方案),观察组基于此,加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加用环丝氨酸(Cs)胶囊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转归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2.86%)高于对照组(60.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7.9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1.06,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Cs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环丝氨酸 胸腺肽 耐多药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联合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身体功能改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物 治疗效果 复治涂阳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对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DNA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细菌通用引物,引入到16SrRNA基因保守区,本次研究中,选择48例腹水样本,对样本行PCR扩增处理和阳性阴性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分析48例标本时,在15例标本中获得了370bpDNA片段,进过检测,阳性率为31.25%。而阴性和空白对照标本则并未体现出特异性。在PCR扩增后,可以检测出10pgDNA。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检测中,采用聚合酶链技术,可以达到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需求,便于检测患者的细菌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细菌易位 聚合酶链技术 16S 核糖体RNA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菌阳肺结核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分析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菌阳肺结核患者,共存在70例,2017年1月~2017年7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上述指标均以研究组更有优势性,即研究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更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值均<0.05。结论对菌阳肺结核患者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腺五肽 菌阳肺结核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