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把心脏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来研究.最初,Kisch发现心房中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颗粒.接着Henry和Pearce报道当犬科动物的左心房发生囊性扩张后,尿量会随之明显增多.通过25年研究,DeBold在1984年证实了心房利钠肽(ANP)的结构.1988年在猪的大脑中分离出一种与ANP作用相似的多肽--脑利钠肽[1],但进一步研究表明BNP的主要合成位点在心室,为了与ANP英文缩写相呼应,故又称为B型利钠肽(BNP).1990年科学家再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了C型利钠肽(CNP).

  • 标签: B型利钠肽 ANP 心脏疾病 内分泌功能 心房利钠肽 左心房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和优缺点.方法:用4排MSCT和1.5TMRI做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对于心内结构异常MRI诊断符合率为85.6%(214/250),MSCT为90.5%(38/42).对于心外大血管异常诊断符合率MRI为96.5%(193/200),MSCT为91.2%(31/34).结论:MRI和MSCT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伴有心外大血管异常的先心病,复杂先心病和手术后先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心脏管造影 超声检查 空间分辨率
  • 简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成功治疗大咯血27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1~72岁.支气管扩张14例,肺结核11例,支气管动脉曲张2例,均为持续性咯血,咯血量(300~1000)ml/d以上经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 标签: 咯血/治疗 咯血/护理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支架置入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癌的新技术,我院自1999-05~2001-02开展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支架置入术
  • 简介:自1967年Kelman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以来,由于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患者不需住院等优点,近年已逐渐在国内推广.笔者随机总结1999-03~2004-04白内障患者95例102只眼,他们均接受门诊白内障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并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 简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组织粘连、瘢痕愈合是导致内瘘栓塞、无法保持正常通畅的原因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管吻合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血管吻合前后对血管的保护[1,2].我科2005-02~2006-02在动静脉内瘘成形中应用透明脂酸钠1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动静脉瘘/外科学 透明质酸/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本文比较了采用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调查了正常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方法:采用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测定89例儿童淋巴细胞亚群(T+B+NK)。结果:双色、四色法结果除T细胞值p〉0.0.5外,均有差异(p〈0.05).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除NK细胞(相对数为0.83,绝对数为0.80)较低外,其他均有0.85以上,大多数在0.90以上。双色、三色和四色荧光标记测定CD4/CD8比值有差异(ANOVAP〈0.01)。结论:三种方法相关,但有差异(除T细胞外),需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 标签: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多色分析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