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抽取本院150例桡骨骨折患者。儿童54例,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0例,实施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4例。96例成人患者随机划分为三组,各组30例,分别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儿童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中,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有效率最高93.33%,其次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有效率为90%,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效率为66.67%,各个治疗有效率结果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率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患者应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从而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年龄 尺桡骨骨折 治疗方法和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输注比例对创伤大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治疗的63例创伤大输血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输注血浆(P)和悬浮红细胞(R)的不同比例,分为A组22例(P/R>1),B组21例(1/2<P/R<1),对照组20例(P/R≤1/2)。比较三组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结果A组和B组创伤大输血患者再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输血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输血前,且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输血前,具显著差异(P<0.05);三组创伤大输血患者输血后的生存时间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注对创伤大输血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比例输注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延长生存时间长,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输血比例 创伤大输血 凝血功能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训练护理对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桡骨双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在1月后、3月后、6月后肢功能改善情况(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1个月后DASH评分为(85.3±4.7)分低于对照组(93.2±5.6)分,观察组3个月后DASH评分为(61.3±3.7)分低于对照组(71.4±2.4)分,观察组6个月后DASH评分为(51.1±5.1)分低于对照组(55.1±3.7)分,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提升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上肢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护理 尺桡骨双骨折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模式镇痛护理在上肢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实施上肢挠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术后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疼痛评分,缓解患者的疼痛度,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尺桡骨骨折 疼痛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训练护理对桡骨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桡骨双骨折患者,所有桡骨双骨折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3例桡骨双骨折患者)、对照组一组(43例桡骨双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桡骨双骨折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桡骨双骨折患者的腕背伸(66.79±2.81)分、前臂旋后(55.08±2.41)分、前臂旋前指标(47.15±2.11)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桡骨双骨折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功能较快恢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护理 尺桡骨双骨折 临床效果 功能恢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多模式镇痛护理在上肢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方法选择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上肢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8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挠骨开放性骨折手术,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该组患者给其进行了常规术后镇痛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了多模式镇痛,对两者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不全发生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三个月时间段在疼痛评分上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4、12、24小时三个时间段,在镇痛不全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对于上肢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来讲,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让疼痛评分进一步的降低,可以说,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护理 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桡双骨折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实施康复训练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上,两组病患的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尺偏、腕背伸、腕背曲都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病患更优于对照组(P<0.05);病患并发症发生机率,观察组明显更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该病病患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前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无痛胃肠镜诊疗中不同比例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40例。对照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mg:1mg,观察1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 mg:2mg,观察2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用量比为10mg:4 mg。观察三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检查时间、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麻醉后2min的MAP值均低于诱导前(P<0.05),三组间在诱导前、麻醉后2min和检查时的HR和MAP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组离院时间和诱导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5);观察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5)。结论:10mg:2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能够有效地缩短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离院时间,维持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的稳定,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 标签: 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比例;无痛胃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