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1例窒息新生,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发生窒息的新生,除3例合并肺出血死亡、1例伴有肛门闭锁放弃治疗、3例治疗好转后转昆明治疗外,其余6例好转、48例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新生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产科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窒息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运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将2016~2017年在该院产科分娩的90例新生窒息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新生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窒息的影响。结果自然产与剖宫产、阴道助产新生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胎位异常、巨大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新生出现窒息情况的产科原因有很多,为了有效地降低新生窒息率,需要在产前定期产检,加强对胎儿的监护,分析可能造成胎儿窒息的原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相关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窒息新生临床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并发症,为制定新生窒息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新生窒息病例资料。结果相关因素中以产程异常居首位,占50%,其次是早产儿8例,占26.67%,过期4例,占13.33%。低体重3例,占10%。各种相关因素所致的新生窒息的情况,通过观察脐带因素是新生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由妊高征(中、重度)、过期妊娠、产前出血等引起的胎盘功能不全等。结论新生窒息关键在于预防,加强产前监测,及时了解有无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监测有异常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儿科合作,分娩时实施新法新生复苏,在窒息新生处理上清理呼吸道是关键,在复苏后处理上早期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减少脑损害及心肌损害。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分娩且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年龄在21~38岁之间不等,平均孕周为38周,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于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羊水污染度以及新生窒息情况进行统计,以对比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窒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中,羊水污染程度不同发生新生窒息的情况也不同,其中羊水污染Ⅰ度、Ⅱ度和Ⅲ度的新生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9%、26%和55%,而羊水污染导致新生窒息的总发生率约为30%。结论羊水污染与新生窒息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羊水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新生窒息发生的比率,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羊水污染 新生儿窒息 相关性 污染程度 发生率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水过少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窒息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设定为研究区间,并选取98例羊水过少孕妇进行临床研究,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其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产妇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49例产妇采用剖宫分娩,对两组羊水过少孕妇对新生窒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两组产妇羊水污染率及新生窒息率比较发现,采用阴道分娩的对照组产妇与采用剖宫分娩的观察组产妇羊水污染率相差并不明显,但是胎儿窒息率却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羊水过少孕妇能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剖宫生产有利于缓解胎儿窒息率,因此今后对羊水过少孕妇进行分娩时,可采用剖宫生产分娩方式。

  • 标签: 羊水过少孕妇 不同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孕妇9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200例进行分析,其中100例为中妊娠合并羊水异常的孕妇,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10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新生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后新生窒息发生率为9.0%,参照组孕妇分娩后新生窒息发生率为2.0%,对比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羊水异常的孕妇去分娩后新生发生窒息的风险明显增加,对其针对性的给予人工破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孕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妊娠 羊水异常 新生儿窒息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94例进行研究,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新生47例,参照组实施新生窒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两组新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新生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窒息后心肌损害治疗过程中,果糖二磷酸钠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肌损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害 果糖二磷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纳洛酮联合碳酸氢钠在新生窒息抢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在本院治疗的新生窒息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34例,其中,应用常规疗法治疗两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用纳洛酮和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碳酸氢钠在新生窒息抢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碳酸氢钠 新生儿窒息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新生窒息后心肌损伤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CK和CK-MB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区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为(146.8±42.1),CK-MB为(37.14±10.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K(435.7±79.6)和CK-MB(435.7±79.6);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43.33%)显效,有15例(50%)有效,有2例(6.67%)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有11例(36.67%)显效,有12例(40%)有效,有7例(23.33%)无效,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二磷酸果糖 维生素C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给予误吸/窒息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得分、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 老年痴呆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肺炎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新生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各44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雾化治疗,为治疗组患儿在进行传统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有效保护新生安全,应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盐酸氨溴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新生脐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新生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新生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于脐部感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休克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30例出后休克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和彩超等方式分析其休克病因,最后总结该30例患儿出现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儿中,导致其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各种原因所致感染性休克、低血糖、败血症、肺炎等多种因素,其中占比最大的为感染性休克,总共发生11例,占比为36.67%,在呼吸支持、对症治疗和循环支持等多种治疗方式下,治疗有效率为80%(24例),死亡率为6.67%(2例);临床特点中,占比较大的为皮肤变化、肢远端发凉、呼吸暂停或不规律、血压下降、毛细血管充盈以及心率异常。结论新生休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最为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典型,如动脉脉搏减弱、心率异常、四肢肢远端发凉等,通过早期的观察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新生休克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休克 病因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颅脑损伤初筛中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新生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颅脑B超检查。结果所有新生中颅脑损伤136例(90.67%),其中脑水肿32例(23.53%),脑梗死7例(5.15%),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8.82%),脑室内出血85例(62.5%)。而新生颅脑损伤因素较多,如低血糖、出生体重、早产、黄疸等。结论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B超检查对新生颅脑损伤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黄疸的社区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80例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未实施社区护理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社区护理,对比两种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黄疸患儿实施社区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黄疸指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社区观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肠外营养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肠外营养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环状胰腺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对我院在2015.1~2016.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环状胰腺患儿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所有患儿均行高频超声检查,以贲门为检查起点,依次扫查患儿胃部至大肠的各个部位。结果20例新生环状胰腺患儿均经手术证实,18例经高频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0%;经高频超声检查,胰腺组织环绕在十二指肠降部周围为直接征象,而被环绕的十二指肠近端发生扩张为间接征象;肠旋转不良者3例,十二指肠膜状狭窄者3例,漏诊和误诊各1例。结论在新生环状胰腺诊断中采用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环状胰腺 高频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新生湿疹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接生的140例新生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新生湿疹发生率上,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1.43%<18.5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71%>75.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极大降低其湿疹的发生率,提升家长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湿疹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2d后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低于实验组,且护理期间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等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20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溢乳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窒息发生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呕吐发生率,更好的保障新生的生命安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呕吐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