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频发的各种灾害中,都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参加,护理人员是灾害援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援救人员必须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急救护理全科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灾害救援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达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但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现急救专科护士。急诊护士因在工作中具有头脑清楚,临危不乱、丰富的分诊经验、过硬的专业急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迅速,相对于其他普通科室护士更能胜任灾害援救工作。

  • 标签: 灾害援救 急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镜消毒后来的微生物监测,对我院胃镜消毒的消毒质量进行评估,为控制由胃镜消毒不严所引发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GB15982-2012[1]和《消毒技术规范》[2]要求的方法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胃镜消毒不合格率达到了16.11%。结论工作人员在胃镜清洗、消毒、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瑕疵,导致了胃镜消毒质量的下降。

  • 标签: 胃镜 监测 消毒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现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接生方法并进行产时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建立孕妇个人档案、强化产前教育及培训、严格产前监控及管理、产程中指导产妇运用拉梅兹分娩放松法、配合针灸止痛等措施。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阴道分娩中转剖腹产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加速分娩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

  • 标签: 分娩 护理干预 拉梅兹分娩放松法 针灸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待产孕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体位分娩;后者实施自由体位分娩。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优劣。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能够促进自然分娩,对降低并发症亦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并发症 自由体位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乐无痛分娩方法在孕妇分娩时所产生的镇痛效果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之间产科收治的孕妇250例。按照随机数分配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125人。选取其中的125例作为实验组,按照导乐无痛的分娩的理念进行护理,另外12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产科产前护理进行照顾。选取其中自然分娩的孕妇在进行细分,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的125孕妇有98例孕妇自然分娩,27例剖腹产。对照组中有76例自然分娩,49例剖腹产。实验组中自然分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孕妇的自主疼痛分级要低于对照组的孕妇(P<0.05)。结论导乐无痛分娩可以确实的帮助孕妇顺利生产,并且减轻痛苦,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导乐镇痛 无痛分娩 价值
  • 简介:动脉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大多采用抗血小板药对该类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报道显示,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15%~44%。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室监测手段,抗血小板药未能在一些患者,尤其是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寻找最佳的阿司匹林抵抗实验诊断方法,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实验监测作一综述。

  • 标签: 阿司匹林抵抗 实验监测 动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4例备孕及不孕患者超声监测排卵52个周期,对其卵泡的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观察,进一步指导临床进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行排卵监测34人,52周期,其中自然周期49周期,药物周期3周期。结果监测52个周期有10个周期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19.23%。其中自然周期31例,有排卵周期24例共42周期,有9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21.42%。子宫内膜平均厚度(10.02±2.147)mm,卵泡排出时平均大小(19±1.589)mm。药物周期3例,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2例,子宫内膜厚度(8±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7.75±0.3536)mm;来曲唑促排卵周期1例,子宫内膜厚度(10±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8.5±0.3536)mm;该例成功妊娠。结论超声监测排卵能直观观察卵泡及内膜生长情况、在自然周期及药物周期均能为排卵监测提供良好的形态学支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排卵监测 自然周期 药物周期
  • 简介:摘要麻醉深度监测可以稳步的提升麻醉的基本质量,确保患者在围术期内更加安全,可以尽快恢复至健康状态。合理的麻醉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手术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此次研究重点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

  • 标签: 麻醉深度 监测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孕产妇分娩的具体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总计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对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的孕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孕产妇接受多方面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其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观察组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也明显缩短,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在临床上可以显著提高足月妊娠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起到使产程缩短的作用,并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概率,使产妇和新生儿出现伤害的概率减少,经研究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 孕产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全球各类自然与人为灾难的强度与频率日益增加,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环境的破坏,给受灾群众也带来了持久的精神创伤。然而灾难医学尚未包含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当中,卫生专业人员与一学生既是灾难应激反应的主要群体,也是灾难救援的后备力量,因此,灾难医学的各类相关培训对卫生行业人员及以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模拟技术作为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综合模拟人非常适合应用于医学的模拟教学,并能够通过逼真的模拟病例对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急救技能等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教学老师也可通过模拟人在带的计算机对模拟人进行控制并将学生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及评估用来考察训练情况并对“危急重病”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估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急救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 标签: 综合模拟人 灾害医学救援急救 应用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样本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122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后者行常规自然分娩,前者加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与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程以及产后并发症能够通过气囊仿生助产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9-2016.9期间住院治疗的自然分娩产妇48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给予激励式护理,分析两组SAS评分及VAS评分等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及VAS评分分别为(41.7±5.3)分、(3.9±1.1)分,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在自然分娩护理中应用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妇疼痛指数。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自然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自然分娩中采用自然体位来进行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方法抽选A医院妇产科在2016年-2017年间接诊的150例产妇,根据产妇所选择的分娩体位来进行分组,分别为传统体位组和自由体位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以及最终结果来进行记录并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自由体位来进行分娩的自由体位组的自然分娩率比较高,在第一和第二产程阶段,自由体位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与传统体位组之间所产生的时间差距较大,第三产程阶段虽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显然自由体位组产妇所经历的产程时间更短,就总产程来说,自由体位组更短,同时,经对比发现,自由体位组的产妇在产后更加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新生儿也极少会出现窒息情况,传统体位组则相反。结论在孕妇自然分娩的过程当中,采用自由体位可以有效帮助分娩的进行,减少孕妇的痛苦和并发症,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8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研究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中采用传统体位,研究组患者在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产程所需时间、母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极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不同产程下的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阴道分娩几率,缩小患者剖宫产的几率,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是一种对母婴皆有利的分娩方式。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研究
  • 简介:2001年WH0出版的“造血和淋巴组织系统肿瘤分类”将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分为3种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lymphoma,NKTCL)、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其中,前两者为成熟NK细胞起源.后者属前体性NK细胞肿瘤。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后者其实起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而非EB病毒(EBV)相关且表达CD4、CD56、CD123及BRCA-2等pDC表型的非NK细胞肿瘤。结外NKTCL是最多见的NK细胞肿瘤.本文对NKTCL的临床病理学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摘要】:当前地震、洪涝、泥石流、台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国际恐怖组织的渗透与影响,人为灾害频发,灾害救援活动随之增多,促使灾害救援受到空前重视,灾害护理学也发展迅速。现阶段,灾害救援专业人员十分匮乏,而灾害护理专业人员更少。工作在承担着战备及灾害救援任务的军队医院的男护士的优势更加凸显。通过探讨灾害救援过程对护士身体、心理技术、救援流程及模式等素质的要求,分析军队医院男护士在灾害救援护理中的相对于普通女护士的优势作用。建议在灾害护理团队建设中重视军队男护士的作用,基于军队医院男护士的优势,利用医疗改革和军民融为契机,打造一支鼓励军队医院男护士积极参加的全能、联动的护理救援团队。

  • 标签: 军队医院 男护士 灾害护理 团队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黄疽仪在婴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黄疸儿均血测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结果:通过血测胆红素与经皮测胆红素比较,通过t检验,得出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皮黄疸仪是监测婴儿黄疸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所导致的代谢障碍,细胞受损的整个病理过程所作出的反应。本文旨在探讨产科休克的临床诊治。

  • 标签: 产科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24例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