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与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鼻胃管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神经科110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及鼻胃管滑脱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较低,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脱管率低,简单美观,降低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鼻胃管 固定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和两组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61%,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3.27%,研究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1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临床特征,并给出相应对策。方法从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插管并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展开回顾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与人工气道路径、发生时段、镇静药物使用、气囊管理和48h后是否重新置管等问题相关。结论ICU气管插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尽量采取经鼻路径的气管插管方式,合理使用镇定剂,规范气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于ICU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的作用,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观察组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非计划拔管及皮肤损伤,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非计划拔管及皮肤损伤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减约束方案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及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方案 ICU 气管插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12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分组方式为分娩的方式,再次剖宫产的为对照组,而进行阴道分娩的则为研究组,对分娩时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分娩时的出血量较少、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窒息、颅内出血等较少,但是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在分娩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进行阴道分娩则产后疼痛较少,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也相对低,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有良好的母儿结局。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以探索更好的剖宫产术。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复性剖宫产术产妇97例,按照剖宫产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对两种手术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剖宫产术中,与新式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轻,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效果更好,有效地降低了产妇重复性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复性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49例,给予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行针对护理,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结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在调查过程中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手术体位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可比(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针对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的一致认可及满意,此护理措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需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麻醉方式,即硬膜外麻醉,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归为特殊组,比对两组产妇麻醉的有效及安全。结果经比对,标准组术中、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47%,麻醉效果优质率为81.67%,而特殊组则为2.38%、96.67%,特殊组相较于标准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显著优于标准组(P<0.05);标准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中数值为(9.98±0.06)分,而特殊组则为(10.44±0.08)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标准流程麻醉的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提升其麻醉效果优质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瘢痕子宫患者行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实施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160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80例瘢痕子宫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时将8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设为常规组,均施以剖宫产,并对两组剖宫产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手术时间(66.25±19.22)min,常规组80例为(44.63±11.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有5例(6.25%)子宫破裂,常规组无子宫破裂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胎盘植入、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问题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分娩后1d出血量等指标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已经有瘢痕子宫的患者,其再次接受剖宫产时,子宫破裂症状、胎盘植入症状、前置胎盘症状以及胎盘粘连症状的发生率都会明显升高,所以妇产科临床中,需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把握,避免随意施行剖宫产,鼓励产妇尽量阴道分娩,以提升其分娩质量,防止瘢痕子宫问题出现。

  • 标签: 再次剖宫产 妇产科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全程连续助产护理方式完成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8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研究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分段式护理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观察组(41例)选择全程连续助产会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最终就两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的自然分娩情况、患者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施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自然分娩率(39.02%)展开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97.56%)结果获得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产程时间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结果获得显著缩短(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26.83%)展开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2.44%)结果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合理应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于患者自然分娩率提高、产程时间缩短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三方面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从而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的预后能力做出保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用于完全前置胎盘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完全前置胎盘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均给予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7.89±39.14)ml、术中排气时间(21.34±6.98)min、住院时间(4.25±1.63)d、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8.33%)均低于对照组的(521.01±21.36)ml、(26.78±6.67)min、(6.12±2.10)d、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或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 完全性前置胎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产科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择取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观察组(采用择期剖宫产)和对照组(采用产科急症剖宫产),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阴道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急症剖宫产产妇与择期剖宫产产妇相对比,前者的危险更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保证产妇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科急症 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0例,对其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进行分析,对产妇为何实施剖宫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制定相应降低剖宫产的措施。结果发生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胎儿因素;②产妇因素;③社会因素,并给予产妇加强预防干预的措施、加强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对产妇在产前加大相关知识水平宣传的力度,充分了解产妇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分娩前应对产妇是否符合剖宫产的指征进行控制,能减低剖宫产率,但是需要产妇和医生的共同配合。

  • 标签: 剖宫产率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88例剖宫产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持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剖宫产护理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知识认知、剖宫产配合度;干预前后患者负性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知识认知、剖宫产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心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提升患者对剖宫产的正确认知和手术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 剖宫产 护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剖宫产手术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够对产后出血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异常,前置胎盘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产后出血患者在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后均能够实现康复,死亡率也在逐步降低,本文主要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通过归纳总结,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中的价值、安全,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剖宫产手术,观察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情况。结果组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不明显。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宫缩素用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在剖宫产术中进行肌瘤剔除具有安全、有效价值,可以推广实施。

  • 标签: 肌瘤剔除术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 安全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剖宫产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剖宫产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10例;2016年6.8日至2017年7.7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每组患者各55例,比较2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科剖宫产患者SAS(29.65±1.35)分;SDS(28.55±1.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产科剖宫产患者护理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给予产科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尽快自主排尿,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研究。

  • 标签: 产科剖宫产 健康教育 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