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口腔科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有较大危害,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口腔科工作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复杂,为了降低工作环境对口腔科工作人员的危害,应该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性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检测及分析等方式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结论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职业病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不断趋于年轻化。利用体检信息,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检查,对于慢性病的早期发现、预防、治疗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业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疾病预防控制所,长期致力于卫生保健防疫服务,本文将就如何利用体检信息开展慢性病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一些努力。

  • 标签: 体检信息 慢性病 防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提出院感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47例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遵循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实验,分析检查结果和感染科室。结果检出最多的多重耐药菌是大肠埃希菌;最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是呼吸科;发生感染最多的部位是呼吸系统。结论定期检测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制订策略,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微创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胸部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一般资料,为制定胸部微创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率为17.00%,其中发生者中年龄>60岁、吸烟、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4h、术中出血量>700ml和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构成比均远高于未发生者,两样本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针对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肺部感染率。

  • 标签: 胸部创伤 微创手术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集束化护理干预MICU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模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MICU患者作为病例纳入研究,成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主要MDRO医院感染率。结果组间比较中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同时观察组主要MDRO医院感染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耐药菌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M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15~2016年在XX地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措施的了解,同时分析该地区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在XX地区随机抽取已年满18岁的学生、农民、社区居民以及校外青年等360人参与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探究本组参与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按照具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比较本组参与者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参与研究的大部分人员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措施并不了解,而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后,本组参与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点的了解率相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员对艾滋病并不了解,基于此为其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XX地区 艾滋病 防控知识 健康教育 应用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集的146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试验组(n=73),对照组选择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选择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风险管理 治疗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慢性病人员对慢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参与慢性疾病的人员进行统计,通过调查表方式对65例人员慢性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人员的健康知识认知人数为48人,知晓率为73.85%;高血压知识认知人数为58人,认知率为89.23%;糖尿病知识认知人数为49人,认知率为75.38%。不同的机构、专业、学历、职称和工作时间之间对健康知识、糖尿病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人员对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可通过开设专业训练和各部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该现象,从而增强基层慢性疾病的预防效果。

  • 标签: 基层慢性病 防控人员 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技术与示范II疫情纵向防治策略。方法示范区域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问卷调查,对效果与疫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持续3年血吸虫病技术和疫情纵向防治使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5%下降至0.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至0,洲滩螺情检查也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技术集成和疫情纵向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控技术 疫情纵向防治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特点以及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传染病房内2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特点,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传染病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5%(15/200);其中有12例(80%)患者在住院一个月内发生院内感染;呼吸但感染的几率最高,为60%(9/15);经过相应护理和治疗后,14例患者病情改善。感染得到良好治疗,1例患者引发了其他并发症。结论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传染病房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并确诊为手足口病的112名患儿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个性化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56例,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92.9%,高于常规对照组的75.0%,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疗效显著,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密闭式吸痰管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建立人工气道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使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观察组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比较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观察组患者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和检出菌株数这两方面均低于采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的参照组患者,且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结论相较于开放式吸痰管吸痰的方式,密闭式吸痰在降低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的表现更为优秀,本实验的结论对于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预防与控制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运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达到改善护理质量并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治疗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手术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骨科常规护理模式,50例实验组患者则运用包含常规护理为基础的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两组负责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分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于骨科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管患者的医疗风险,更有效率的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具有实际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骨科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模式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血管病房院感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分析精细化管理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病症患者60例,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精细化管理、常规管理,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感染发生率、病房卫生合格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心血管病症患者行精细化管理的感染发生率(0.0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16.67%)更低,且研究组的病房卫生合格率(100.00%)、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0.02±5.36分)数据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心血管病房院感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以确保病房卫生达标,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心血管病房 感防控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全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的115例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接受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并积极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情况,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护理后,对两组患儿改善的临床症状时间、体征变化时间进行收集整理,结果观察组所有的时间比对照组所有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整个护理过程评价满意度为76.67%,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患儿各项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护理知识掌握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特点以及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传染病房内2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特点,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传染病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5%(15/200);其中有12例(80%)患者在住院一个月内发生院内感染;呼吸但感染的几率最高,为60%(9/15);经过相应护理和治疗后,14例患者病情改善。感染得到良好治疗,1例患者引发了其他并发症。结论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传染病房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同时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划分为对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5.68±2.39天和3.13±0.89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24±2.68天和5.68±0.98天(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联用能够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护理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感染防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