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路径教学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神经内科实习生,例数2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6例进行分组,收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3例)、对照组一组(13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教路径教学以及常规教学模式,将两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路径教学
  • 简介:目的:分析强直性髋关节炎骨盆骨质疏松的细微结构和骨坏死的病理性征象。方法:收集北亚骨科医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其中8例行MR成像检查。分析髋部骨质疏松的特殊性和骨坏死征象以及关节软骨破坏程度。结果:髋部多发区域性骨小梁丢失、减少发生率最高85%,骶髂关节侵蚀破坏或骨性强直为100%,股骨头灶性骨坏死,吸收后表现单囊或多囊状破坏或有小死骨34%,关节破坏狭窄54%,股骨头关节软骨边缘滑膜骨化突出33%,耻骨联合吸收或硬化24%,坐骨结节骨化43%。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区域性迁移骨疏松和股骨头多发灶性骨坏死。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炎 骨坏死 X线平片 MR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胫腓骨下段骨折 60例,应用锁髓内钉治疗,对所有患者行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进行术后对症处理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显示, 36例解剖复位, 13例近解剖复位, 11例功能复位。其中 5个月内骨性愈合 39例, 5—10个月愈合 15例, >10个月愈合 6例。按照吴岳嵩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优 31例,良 22例,差 7例,优良率为 88.3%。结论: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好、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好等的优点,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使用乂线平和 MRI 影像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的价值。方法:抽取 60 例颈椎病的患者,均在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乂线平和 MRI 影像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颈椎病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检查中,采用MRI 检查的检出率为 98.33%,较乂线平检查 88.33%的检出率相比, 呈更高显示(P0.05),在其他定位诊断的比较 中,MRI 的检查结果均更高于乂线平检查(P

  • 标签: 颈椎病 乂线平片 MRI 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X线平对筛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摄照腰椎正侧位X线平患者共1380例,观察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的有无及形状、钙化发生率与年龄段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出现的年龄段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50~60岁是腰椎X线平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筛查的最佳年龄段,对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筛查可提前一个年龄段进行.结论:腰椎X线平对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 标签: 动脉硬化 放射摄影术
  • 简介:目的:比较前列腺外周癌与正常组织的广延指数和单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参数的差异。方法:25例外周前列腺癌确诊患者行DWI检查,b值为0、500、1000、2000s/mm2。通过单指数模型计算前列腺癌和正常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广延指数模型计算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diffusioncoefficient,DDC)和校正系数α值。比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ADC值、DDC值和α值(范围0~1)的差异,评价各组织中ADC值与DDC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并比较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ADC值和DDC值标准化差值。结果:共30个前列腺癌病灶、34个正常外周组织纳入研究。前列腺癌组织ADC值[(0.73±0.14)×10^-3mm^2s]、DDC值[(0.62±0.20)×10^-3mm^2s]和α值(0.65±0.10)均显著低于正常外周[(1.43±0.25)×10^-3mm^2s、(1.49±0.20)×10^-3mm^2s、0.86±0.09;均P〈0.05)]。前列腺癌组织的ADC值明显高于DDC值,正常外周组织的ADC值低于DDC值(均P〈0.05)。在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中,ADC值与DDC值均密切相关(R2=0.98、0.98,均P〈0.05),前列腺癌组织的ADC值和DDC值的标准化差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广延指数模型DWI为鉴别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提供了更多信息,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广延指数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的大小和层面变化对前列腺外周正常和前列腺癌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图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前列腺外周癌患者的ADC图和常规MRI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应用不同ROI测量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一级统计学特征。ROI1:根据T2WI图像特征在最大层面确定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ROI2:根据ADC图确定组织;ROI3、ROI4:大小分别为ROI1的3/4和1/2;ROI5:为多层面组成的整体病灶或组织。筛选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的参数,进一步评价不同ROI之间测量结果差异。结果:共测量19个病灶和21个正常外周组织的数据。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峰度值和偏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各ROI测量的正常组织ADC值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随着ROI缩小,肿瘤组织ADC值降低,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两者平均ADC值对应的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在所有ROI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正常组织不同百分位数ADC值对应的大部分SD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测量整体体积与最大层面获得的ADC值及其百分位数、SD值不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面积ROI测量对ADC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有显著影响,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可获得比平均ADC值更多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

  • 标签: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统计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