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蜡疗结合气压治疗肩手综合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采用STATA程序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康复方法和气压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结合蜡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对治疗前疼痛和手部肿胀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结合气压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

  • 标签: 肩手综合征 蜡疗 气压治疗
  • 简介:总结103例老年衰弱患者经老年综合评估团队联合诊治的护理经验。由营养师、理疗师、精神科医生、老年医学专家、药剂师、老年科护士等组成老年综合评估团队,对老年衰弱患者进行病例讨论,制定诊疗计划,责任护士根据诊疗计划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同时注意预防及观察胃肠道反应、误吸、运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103例患者中75例患者顺利出院并给予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28例患者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护理。

  • 标签: 老年 衰弱 综合评估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锻炼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收住于我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第3,7,14天时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锻炼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干预,可安全有效提高其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的认知度。方法采取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q016年2月就职于贵州省4所三甲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careunit,ccu)、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185名,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基础知识的认知度整体偏低。CCU、EICU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基础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P〈0.05)。比较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的认知度与其所在科室、工作年限有关,整体认知度偏低,应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 标签: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认知度 护士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术(UVC-PICC)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穿刺置管中的应用及置管疼痛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新生儿科NICU病房的60例重症患儿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UVC-PICC置管术组)和对照组(浅静脉置管术组),每组30例。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及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置管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表现、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PS、PIPP评分在开始置管、置管完成时、置管后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始置管、置管完成时、置管后5minNIPS、PIPP评分较置管前5min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应用UVC-PICC术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可减轻患儿穿刺操作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置管 疼痛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省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目的比较2种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纳入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收治于海拔高度为3828m的喀喇昆仑山某医疗站的军人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收治于海拔高度为800m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医院的军人患者78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及操作者均相同。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炎、液体渗出、局部感染和管路堵塞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导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低于平原地区患者,穿刺成功率较低,留置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高原 平原 静脉输液 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得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77±3.70)分和(14.17±4.0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因疾病急性发作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在静脉输液护士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0月对我院静脉输液团队成员应用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法,包括集中培训、模拟教学及实践操作。比较培训前后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技能及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静疗小组在静疗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实践知识更新、血管解剖与病理生理知识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的静脉输液港维护及PICC穿刺技术水平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静疗小组成员对专科知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静疗护理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高(P<0.05)。结论静脉输液系列专题讲座培训可提高静疗小组成员专科知识与技能,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专题讲座 培训 知识 技能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的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SPB)和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对佛山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96例AECOPD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AECOPD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6.74分±8.3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得分为29.52分±7.66分,处于低等水平;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各因子与希望水平得分呈负相关(P〈0.05);学历、照顾者类型、病程以及自我感受负担程度进入希望水平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AECOPD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较重,希望水平较低,且病程、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基本情况,积极降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改善病人的希望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自我感受负担 希望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对手术室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生风险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预防 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培训的实践效果,以便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对本院238名临床低年资护士进行留置针培训前需求调查、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依据护士需求及理论、技能方面存在问题设订培训目标,并通过理论授课、发放《静脉安全护理手册》及操作视频等方法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3个月。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理论相关知识合格率及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留置针穿刺及维护知识、留置针健康教育知识合格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静脉留置针 培训
  • 简介:[目的]调查术后病人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针对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术后病人150例。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问卷总体得分为104.59分±12.02分,占总分的65.37%,认知水平得分为27.70分±8.28分,占总分的39.57%;信念水平得分为40.11分±4.28分,占总分的80.22%;行为水平得分为36.77分±3.19分,占总分的91.93%;知识、信念、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高。[结论]术后病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知信行水平较低,知识普遍缺乏,防治态度、防治行为依从性相对较高。

  • 标签: 术后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 知信行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3种静脉留置针在成人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成年住院患者1088例,将纳入研究的各个病区患者按床号顺序分为3组。第1组患者374例,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24G留置针,第2组患者340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留置针连接肝素帽,第3组患者374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连接分隔膜无针接头,观察比较3组患者留置期间堵管、静脉炎、渗出发生情况及留置期间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其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静脉留置针患者堵管发生率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渗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静脉留置针患者渗出发生率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由低到高依次是第2组、第1组、第3组。结论不同类型留置针各有其优点,需结合患者经济条件和留置针使用效果2个方面,选出最适合患者的输液工具。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堵管 静脉炎 渗出
  • 简介:目的探讨战场后送动态环境下,影响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为军队护士针对性输液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功能战救训练平台模拟战场后送环境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训练,对840次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结果动态条件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62.98%;穿刺时进针角度、送管方式、扎止血带时间以及病员血管状况和平台晃动影响静脉留置针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模拟战场后送环境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不高,建议军队护士要强化意识,加强特殊化培训,提高野战急救能力。

  • 标签: 军队医院护士 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与家庭访视相结合开展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教育和门诊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静息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诊疗费用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诊疗费用及再入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延续护理为COPD患者提供了不间断持续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对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节约服务资源起促进作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家庭访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微信
  • 简介:闭合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因其疗效确切且方便拔除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GartlandⅢ型肱骨髁骨折患儿的治疗;但克氏针外露易造成针道感染,因此,针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对预防克氏针道感染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外固定 针道护理 银离子敷料
  • 简介: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3例,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Ch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脾脏大小、术后是否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门静脉内径、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83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中,79例术后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率为27.92'.经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Chld-PughC级、脾脏≥150mm2、术后未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350×10^9/L、D-二聚体≥280ng/ml、门静脉内径≥15mm、手术方式为脾切十断流术、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重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引发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术后形成门静脉血栓(PVT),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PVT的发生率.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手术后血栓形成/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O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辅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老年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