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揿针配合低频脉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娩的46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诱导排尿和低频脉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钦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2小时后,观察组自主排尿率为73.9%,对照组自主排尿率为95.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尿潴留产妇行揿针配合低频脉冲治疗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揿针 低频脉冲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妇科术后腹胀护理中应用低频脉冲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TEN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后所受到的实际影响。方法:在我院妇科2020年2月份至2022年8月份入院行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中选出101例,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参照组(50例 常规护理)与低频电疗组(51例 常规护理+TENS),对比术后腹胀缓解情况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参照组与低频电疗组患者术后腹胀有效缓解率70.00%、96.08%;消除时间(4.31±0.56)d、(3.99±0.49)d,首次进食(32.78±2.16)h、(28.98±2.11)h;排气时间(36.34±3.59)h、(31.54±2.67)h;排便时间(56.32±3.90)h、(50.35±1.64)h,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小于0.05)。结论:术后腹胀护理中低频脉冲TENS能产生积极影响,缓解腹胀,改善胃肠功能,故此可作为优选辅助疗法。

  • 标签: 妇科手术 低频脉冲电刺激 术后腹胀
  • 作者: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7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0
  • 出处:《护理前沿》 2022年第17期
  • 机构: 研究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中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满意度 的改善作用 。:  研究时间为 2021.1 月 ~ 2022.1 月 。研究对象:  我院收取 的 98 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每组患者各 49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 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实验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 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 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值得推广 和应用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在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90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等分为低频脉冲组与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低频脉冲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指标、母乳喂养情况、子宫复旧指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频脉冲组产后3d血清泌乳素、乳汁分泌量、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d宫底下降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子宫复旧不良、尿潴留、胃肠道不适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改善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尿潴留,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 标签: 产妇 足月分娩 产后护理 低频脉冲治疗仪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将80例神志清楚、患侧肢体肌力Ⅱ级以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配合穴位注射。结果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0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能帮助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穴位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常规药物干预、药物联合低频神经肌肉治疗治疗两种康复治疗措施应用后对患者康复进程和疼痛程度额影响,来探讨两种治疗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96例样本均选自2021.10——2022.08之间,均为我院收录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性的将这96例样本划分为两个组别,并给予不同康复治疗措施,分别为药物组(48例,常规药物干预)、联合组(48例,联合低频神经肌肉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更优,组间相较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组间相家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在人工流产术后康复运用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工流产 术后康复治疗 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 康复进程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脉冲电治疗与乳房穴位按摩联合对产妇产后泌乳量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胎妊娠产妇,干预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之间。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单纯行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泌乳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泌乳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频脉冲电治疗 乳房穴位按摩 产后缺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常规抗生素及超短波理疗的基础上,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10月收治并定期随访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50例,基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除常规抗生素及超短波理疗外,对照A组患者辅以中药灌肠,对照B组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则辅以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则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药灌肠的协同治疗,能在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盆腔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 标签: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 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 n=35 )和常规组( n=35 )。其中实验组采用手法护理和低频脉冲治疗仪共同护理,常规组采用手法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泌乳活动时间、乳房胀痛时间等状况均短于常规组,在产后 48 小时内泌乳量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采用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可减少泌乳时间且增大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

  • 标签: 产妇 手法护理 低频脉冲治疗仪 母婴分离 乳房护理
  • 简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症状不一,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在采用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温灸并低频脉冲电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34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脉冲电治疗 低频脉冲电 疗效观察 温灸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低频电刺激在乳汁涩少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40例气血虚弱型乳汁涩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适当增加摄入液体、改善饮食营养等。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并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穴位按摩采用针对乳腺相关穴位来回推拿的方式进行,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进行两次,疗程为连续4周。低频电刺激使用频率为20Hz,脉冲宽度为1ms,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3次,疗程为连续4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30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2.5分和3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60%提高到85%。对照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15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1分和1.5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55%提高到7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按摩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乳汁涩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乳汁涩少的症状,增加乳汁分泌量,改善乳房不适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穴位按摩 低频电刺激 乳汁涩少
  • 简介:[目的]探讨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泌乳的方法。[方法]将16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时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护理外,加用低频脉冲综合康复治疗仪催乳,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乳量多、未出现乳房胀痛,对照组有4例出现乳房胀痛。[结论]低频脉冲综合康复治疗仪能使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少乳房胀痛,有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剖宫产 乳汁分泌 低频脉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干预对改善产后尿潴留护理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收治108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均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自主排尿率更高,尿潴留率更低(P<0.05);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更短、首次排尿量更多,膀胱残余尿量更少(P<0.05)。结论:对产后尿潴留产妇采取低频脉冲电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尿潴留症状,促使产妇更快排尿。

  • 标签: 产后 尿潴留 低频脉冲电 综合护理 膀胱残余尿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疗在产妇术后促进子宫复旧的应用疗效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6例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对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对观察组产妇实行低频脉冲电疗治疗与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宫缩疼痛评分、产后宫底高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宫缩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宫底高度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的治疗方式,能起到减轻产妇产后宫缩疼痛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率,促进患者产后康复。利用现代化的康复医疗技术与临床护理模式互相配合,提升安全性与经济性,还可以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频脉冲电疗 产妇术后 促进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母婴床边护理促进产后缺乳的恢复效果。方法:随机入选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80例产后缺乳产妇,依据产妇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比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比照组产妇予以母婴床旁护理,联合组产妇在母婴床旁护理的同时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泌乳率,乳房充盈度及泌乳量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产妇护理后1~3d每日的泌乳率相比比照组产妇均显著更高(P0.05);联合组产妇护理后乳房充盈度、泌乳量评分相比比照组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低频脉冲电刺激 母婴床边护理 产后缺乳 促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台植入术的护理要点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共选择2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台植入术,总结以往病例围手术期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完善,观察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摄食护理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摄食护理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命质量及营养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DHI各维度评分、EDQoL评分、Alb、MAC、MAMC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HI各维度评分、EDQoL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Alb、MAC、MAMC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精细化摄食护理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低频脉冲电刺激 摄食护理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两癌筛查普及,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关注宫颈癌,也有越来越多患者在早期被发现。宫颈癌有效治疗手段依旧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增加,影响术后患者正常生活。针对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采取科学锻炼手段,科学改善患者盆底肌情况。低频电刺激、凯格尔运动训练等手段在盆底肌锻炼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一定效果,为该类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宫颈癌 盆底功能障碍 低频电刺激 凯格尔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