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凯里市内三所高校大学常用急救常识的培训及效果,从大学做起,提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普及科学急救知识,减少伤残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对凯里市三所高校:凯里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 1800人在校大学开展常用急救技术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培训后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培训后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明显提高达93.21%。结论:在读大学对急救常识的知晓率低,急救技术在校园普及率不高。积极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系列、规范急救知识培训,有效提高大学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期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知晓率低的现状。

  • 标签: 大学生  普及  急救常识  
  • 简介: 摘要:肥胖已经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肥胖率在十几岁的青少年中也有了显著的增长。大学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有关学者的关注,因此,对肥胖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为国家建设输送生力军,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大学肥胖现状的分析,分析了肥胖的影响因素,为肥胖大学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肥胖 减肥训练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的大学通过临床实习不仅个人的各方面专业技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还可以提前让其适应自己日后的工作氛围,本文探索护理专业大学在临床实习初级阶段出现的一些不足,并就这一阶段如何开展带教模式展开分析,希望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临床实习 初级阶段 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高校非医学大学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3月随机选取山东省高等院校24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非医学专业大学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在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基于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措施,以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急救行为能力。

  • 标签: [] 非医学专业 大学生 第一目击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平台经济的新模式,推动婴幼儿健康护理服务的深化发展和精准发展,将是有效改善区域婴幼儿护理服务产业面貌,切实实现发展突破的重大契机。在对婴幼儿护理服务平台的SWOT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前平台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模式优势比较突出,但在成本能力和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抓住产业升级和政策转向的大好契机,有效应对同业竞争,切实谋求突破发展,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线上线下运营体系和全纬度宣传推广体系,是平台真正突破当前发展局限,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落地和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婴幼儿 护理服务平台 SWOT
  • 简介:摘要:新生儿因其特殊的体质限制性,因此对其看护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较高。而新生儿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其优越水准的技术外,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素质和责任感,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要求自身工作水平,以此为基准,满足新的发展要求。

  • 标签: 护士 素质 能力
  • 作者: 李林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6-14
  • 出处:《健康世界》2017年 第6期
  • 机构:泸定县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甘孜州626100
  • 简介:<正文>随着群众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医院都在加强优化护理工作,旨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模式。而身为全科护士所面对的工作繁杂,接触的就诊人群各式各样,对工作的素质和个人能力也要求更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职业道德。

  • 标签: 全科护士;素质;能力
  • 简介:【摘 要】 对门诊导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实践,导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是: 牢固树立

  • 标签: 门诊 导诊 素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层护理管理措施在护理人员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40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两个组别,即甲组与乙组,每一组别均包含护理人员20位。给予乙组护理人员常规护理管理,给予甲组护理人员分层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操作评分、心理素质评分,分析适用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方法。结果:经分组比较研究后发现,甲组护理人员行管理措施后操作评分与心理素质评分均高于乙组护理人员,示之为P

  • 标签: 分层护理管理 护士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技能竞赛为载体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40例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0例观察组以及20例对照组;对照组未接受护理技能竞赛,观察组接受护理技能竞赛,对比两组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技能竞赛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提升,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应用人才。

  • 标签: 护理技能竞赛 高素质护理人才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妇幼保健工作在医疗卫生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针对妇女和婴幼儿在不同生理周期中进行不同的相关的护理,工作较为独特。通过保健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发现妇幼保健与临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应该加强对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视。不断的对妇幼保健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并且要对护士的责任性和专业知识进行熟练的应用,保证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妇幼 保健 护理 工作 特点 护士 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护患关系中应用护理人员礼仪素质培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护理人员90例,对比组45例不进行礼仪素质培训,探析组45例进行护理礼仪素质培训,对比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探析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素质培训后,护患关系更为融洽,而且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礼仪素质 培训 护理质量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志愿者服务在门诊活动中对培养医学志愿者护理人文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社会实践的医学志愿者30名,以及同期门诊患者200例纳入研究A组,该阶段以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医学志愿者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将2022年3月-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社会实践的医学志愿者30名,以及同期门诊患者200例纳入研究B组,该阶段以志愿者服务模式进行医学志愿者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并将两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医学志愿者人文素养各项评定项目评分均高于A组医学志愿者,B组患者对门诊志愿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A组患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志愿者服务活动应用到医学志愿者的培训中,可促使其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并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养成及医疗服务认可度的提升。

  • 标签: 志愿者服务 门诊活动 医学志愿者 护理服务 人文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延续性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素质以及遵医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与延续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素质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快乐感及正向情感相比,延续组高于对照组,负向情感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医依从率相比,延续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素质,还有利于患者遵医依从率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遵医行为 心理素质 延续性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感知。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8月,对河北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15名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2020对反馈的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感知的主题有:润物无声、欣然接纳、心向往之。课程思政教学需改进的主题有:与时俱进、内容相近、主次分明。结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普遍接纳,且评价较好。但仍需在思政内容选择、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课程思政 质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合作日益密切,中医药也逐步成为我国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项目。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其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来华中医留学生心理适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开展中药文化知识、学术技能及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本文将基于高等中医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更好地实现不同文化的有效沟通交流。

  • 标签: 高等中医院校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 心理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