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跌倒预防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住院患者受病情和治疗因素对机体功能以及身心状态的影响,以及被动适应陌生的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跌倒的发生率约为社群人群的3倍。

  • 标签: 跌倒 危险因素 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新护士在临床中测量血压的质量。方法25名新护士在l周内随机挑选5例新人院患者进行上臂血压测量,护士长从各自病区推荐2名工作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作为血压测量评估员,病区新护士在每次测量血压时,评估员以观察员身份记录新护士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做点评和反馈,新护士完成血压测量后,取下袖带,2min后,再由评估员用同一台血压计复测患者在相同体位同一部位血压。比较1周内新护士和评估员为125例新人院患者血压测量的结果。结果新护士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存在输气球冲气不够、放气太快、未嘱患者安静休息等不规范问题;25名新护士与评估员之间总体测量结果、中青年患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0例老年患者中高血压的检出率,新护士和评估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在临床中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对老年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应加强对新护士血压测量规范化的培训与考核。

  • 标签: 新护士 血压测量 质量评估 基础护理
  • 简介:总结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使用,包括筛选出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预报、监控,通过风险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等。516例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无1例跌倒事件发生。认为应用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使护理措施更具体及个性化,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跌倒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恐惧指数。结果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恐惧指数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前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疾病,护理干预后指导患者消除病后抑郁及鼓励患者面对人生挫折,能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诊疗,争取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老年患者 心理需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疼痛评估表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5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使用疼痛评估表进行镇痛护理。结果疼痛评估表较好的反映了围术期疼痛的变化。结论疼痛评估表对准确了解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时给予镇痛处理可以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护理 疼痛 手术后
  • 简介:目的确立护理本科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大纲,并分析其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定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SP)的培训大纲及具体培训内容。结果确立了TSP及SSP培训大纲内容及其权重。结论咨询专家对培训大纲合适程度及重要性的评价较为一致,培训大纲客观可行,为TSP与SSP应用于教学及OSCE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学生 护理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病人模拟
  • 简介: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病变的一种疾病。它占心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此病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和简便等很多优点。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医院工作质量水平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低下可直接增加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在3M透明敷贴固定的基础上加戴一次性网帽。比较两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13.02,P〈O.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8.95,P〈O.01)。结论一次性网帽固定d,JL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有效延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头皮 一次性网帽 小儿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地市级以下医院属于比较常见的急性中毒疾病。为了使患者出院后顺利恢复健康,本科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为了能详细记录回访内容并妥善保存,笔者自行设计了回访记录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双层手套 有机磷农药中毒 回访内容 中毒疾病 临床应用 地市级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部采血方法.方法将165例新生儿按出生日单双号分对照组80例、观察组85例,新生儿足跟部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观察比较两组血斑直径、血标本采集时间、采血难易度、新生儿疼痛程度.结果血斑直径:观察组(9.40±1.56)mm,对照组(7.42±1.26)mm;采血时间:观察组(26.80±12.50)s,对照组(41.20±15.60)s;采血容易率:观察组97.65%,对照组81.25%;新生儿疼痛评分:观察组(2.80±1.21)分,对照组(3.88±1.50)分.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P均<0.01.结论改良新生儿足跟采血法优于传统足跟采血法.

  • 标签: 新生儿 足跟 采血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供给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是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自1976年10月开始对围术期或危重病人经颈外静脉切开法(48例次)进行TPN、1984年1月开始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300例次)进行TPN,1986年9月-2010年12月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次)进行TPN.期间克服了颈外静脉切开插管创伤大、操作繁琐、置管成功率低、导管感染率高、浅静脉炎发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短、同一静脉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同时避免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发生气胸造成穿刺操作者严重的畏惧心理,从穿刺配合到后期日常护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对比如下.

  • 标签: 颈内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中位 锁骨下静脉置管 PARENTERAL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护士操作,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的40例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并与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管理有利于PICC置管维护,减少置管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 标签: 综合管理 PICC 导管维护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管路和透析器的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冲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透析器凝血程度、透析器残血量、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同时测定每次透析后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冲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时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器,可以减少肝素用量,且不会增加凝血现象发生,可考虑在有出血倾向需慎用抗凝剂的患者中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 凝血
  • 简介: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医院环境,制订具有二级医院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合理调配护士,对护士分层次培训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二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落实开展。

  • 标签: 二级医院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临床工作中为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静脉输液或静脉采集血液完毕,快速手消毒液体揉搓2min。压脉带(止血带)是护士为病人作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治疗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之一。临床消毒一般是护士每天做完治疗将压脉带统一收回,用含有效氯500mg/L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简称浸泡法)。在静脉输液或采血后用洁芙柔泰新牌消毒液或万福金安消毒液等消毒手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利用洁芙柔手消毒的同时消毒揉搓压脉带30S后放于治疗盘备用(简称手消毒法)。治疗车的治疗盘仅准备1只压脉带备用,不仅杜绝了压脉带的寻找和压脉带损伤事件发生,而且节约消毒成本,节省消毒管理时间,减轻护士工作负重量,提高工作效率。现将两种方法消毒的经济成本、花费时间和人力负重劳动量对比如下。

  • 标签: 消毒方法 压脉带 成本管理 万福金安消毒液 医院内交叉感染 静脉输液
  • 简介: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已成为一种诊断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DSA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因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止血器 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皮内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将23384例输液中心皮内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年龄及药物类型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11693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与对照组11691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观察组在皮内注射前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O.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后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在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假阳性率比较,均P〈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先采用75%乙醇消毒后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能有效降低过敏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敏感药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内注射 过敏试验 假阳性 75%乙醇 0.9%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