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歧杆菌检测方法对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菌阴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将获得的支气管冲洗液以涂片检查、结核杆菌培养、荧光定量 PCR法等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检测,计算并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检测菌阴肺结核的阳性率。结果:100例患者的支气管冲洗液经涂片检查、菌培养、荧光定量PCR检测后的阳性率分别是31.00%、58.00%、35.00%,有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他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歧杆菌检测中,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菌培养是敏感性最强的方法,但有培养周期长、诊断迟缓的缺点,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冲洗液 结核分歧杆菌 检测方法 菌阴肺结核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录取样本总量:140例,录取样本年限:2020.1——2022.1,样本均收录于我院接诊的肺结核患者。研究方式:随机性将样本划分组别,并给予不同治疗措施,应用分组对照法进行探讨。分组情况如下:将70例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的样本划分为单一组;将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的患者设置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3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更高,组间相较P<0.05。联合组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的总发生率更低,组间相较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方案 治疗效果 痰菌转阴率 肝功能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护理实践与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肺结核患者的病症特点,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临床护理 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应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均分为为两组,其中2022年下半年收治60例划入对照组,给予结核病常规防治,另60例收治于2023年上半年划入观察组,采取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防治,比较两组防治效果及对结核病知识掌握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肺结核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结核控制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肺结核控制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于结核病防治工作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结核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以及肺结核控制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