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后咳嗽的86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平喘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开瑞坦。结果治疗后主次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次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症状改善明显,咳嗽缓解和消失快,总体安全性高。

  • 标签: 肺力咳合剂 开瑞坦 老年感染后咳嗽
  • 简介:目的:观察丁酞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酞,在14d后、28d后各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和记录凝血功能中APTT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14d、28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AP订值变化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丁酞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而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塞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晨口服那普利10mg,连续6周.结果:治疗后血压由治疗前的165.45±12.82/98.85±10.27mmHg降至128.38±11.71/76.26±8.39mmHg,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心率不增加,3例出现咳嗽.结论: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苯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临床资料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间三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腹痛患者80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使用间三酚.对照组42例使用654-2(山莨菪碱)、VitK1治疗,观察两组在用药30分钟时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痛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三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方面疗效与654-2、VitK1相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菪碱 VITK1 痉挛性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斛合剂对高糖高脂+STZ造模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养1月后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经石斛合剂治疗2周后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及P53mRNA表达。结果石斛合剂可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P<0.05或P<0.01);显著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P<0.05),减少P53mRNA表达(P<0.05)。结论石斛合剂降低血糖,减少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其可能与其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P53表达有关。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间三酚、山莨宕碱和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间三酚组、山莨宕碱组和哌替啶组,每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间三酚40mg、山莨宕碱10mg、哌替啶100mg,观察3组疼痛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间三酚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山莨菪碱组,与哌替啶组相当,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为30~60min。结论:间三酚是一种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宕碱 哌替啶 肾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与丁酞软胶囊合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酞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CRP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CRP含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银杏叶注射液与丁酞软胶囊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 标签: 银杏叶注射液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丁酞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丁酞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在确诊24h内和治疗7d、14d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于正常值,治疗14d后两组hsCRP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酞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患者血清 急性期 反应蛋白 丁苯酞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