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以往集束化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化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化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急救干预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我院急诊120确诊为ST段抬高型AMI患者58例为急救组,同期自行入院确诊ST段抬高型AMI患者74例为自救组。观察2组患者间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发病-再灌注时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的比例,住院期间血管再通率、治愈率、并发症、死亡及住院天数。随访观察1、3和6个月时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射血分数(EF)、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死亡发生率等。结果:急救组的FMC时间(19.54±8.66)min,发病-再灌注时间(113.27±10.16)min,均低于自救组[分别为(50.85±11.46)、(135.69±12.25)min,均P〈0.05)];急诊PCI比例为29.3%,高于自救组的13.5%(P〈0.05);急救组溶栓的比例(20.7%)与自救组(24.3%)无显著差异;急救组血管再通率及治愈率分别为77.6%和81.0%,均高于自救组60.8%和59.5%(均P〈0.05);急救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5.9%,平均住院日为(18±9)d,均低于自救组48.7%和(32±16)d(均P〈0.05)。随访期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急救组低于自救组(均P〈0.05);而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急救组低于自救组(均P〈0.05),而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救干预能够降低AMI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急救 急救延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临床干预对策。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疾病的严重程度(OR=2.136,P〈0.05)及蛋白尿(OR=4.379,P〈0.05);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蛋白尿(OR=2.003,P〈0.05)及分娩孕周(OR=5.218,P〈0.05);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疾病的严重程度(OR=2.961,P〈0.05)及分娩孕周(OR=6.278,P〈0.05);产妇-胎儿/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蛋白尿(OR=3.024,P〈0.05)及分娩方式(OR=3.147,P〈0.05)。结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较多,应加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使患者积极主动进行产前检查,同时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方法在我院2015届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本科、大专、中专护生各5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如带教老师工龄、工作态度、学历和职称、临床带教内容和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工龄、学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要求带教老师工龄〉10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较高(P〈0.05);对专科操作、专科常用药物知识、病情观察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护患沟通技巧要求评分显著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对基础操作和护理文书记录要求评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三组护生对带教方式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内容需求不同,但均对病例分析和教学查房带教方式比较感兴趣,护理带教老师可根据护生学历,制定针对性带教方案,以提高带教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护理带教 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根源性分析(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采用R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比较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用药指导、注意事项指导以及整体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根源性分析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护理差错事故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