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依赖舒张功能障碍在X综合患者发病中意义.方法对18例X综合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基础、反应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并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1)X综合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明显扩张,但两组无显著差异;(2)X综合组较对照组ET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3)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与血浆E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X综合患者存在血管内分功能紊乱、内皮依赖舒张功能障碍,后者与内皮源松弛因子减少有关.

  • 标签: X综合征 血管内分泌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发病机理 劳力型心绞痛
  • 简介: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种白细胞酶,具有介导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并可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发生发展过程。同时,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存在基因多态,影响机体对急性冠脉综合易感性。本文就髓过氧化物酶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结构及多态与急性冠脉综合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内分学家Reavan1988年提出由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受不良、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血症组成综合——X综合,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极为重要危险因素。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建议称之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此命名已被广泛接受。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高血糖 肥胖
  • 简介:不宁腿综合(RLS)是常见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患都在夜间睡眠时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不适感,常被迫捶打或活动双腿或下床走动才能缓解症状。,瑞典神经病学家Ekbom(1945)描述了这种情况并称为不安腿综合,1960年被正式命名为RLS。由于临床医师常对RLS认识不足,临床易误诊和漏诊。因此,拟重点就RLS临床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与重视。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SAS)并代谢综合(MS)疗效。方法:158例SAS并M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即CPAP治疗组(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呼吸睡眠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参数,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2hP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均明显减少,打鼾消失,低氧发作次数减少,最低SaO2明显提高(P〈0.01);同时血糖、胰岛素、TC、TG浓度,SBP、DBP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PAP治疗SAS并MS除能改善SAS病情外,还能加强药物疗效,改善代谢参数,降低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程度。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患者女,14岁,因精神紧张突然晕倒数分钟,发作后1d来院就诊。体检:T36.5℃,BP110/70mmHg,大小便正常,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听诊: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标签: 家族性 长Q-T综合征 心电图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PVT 治疗
  • 简介:近年有许多研究表明,头晕包括眩晕,头晕可分为眩晕和非眩晕头晕两大部分。头晕常见原因是否包括颈椎因素,目前争议较大。部分国内学者主张减少使用颈眩晕概念。国外一些学者仍然使用颈源头晕概念,但是,

  • 标签: 头晕 旋转 颈椎 动脉闭塞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9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冠脉主干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心前区疼痛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加用肝素静滴症状很难缓解,心电图表现ST-T改变严重,且累及导联较广泛.结论:左冠脉主干病变患者病情严重,一旦确诊,应视血管病变情况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行PTCA+支架术.

  • 标签: 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治疗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帕金森综合(VP)对复方多巴反应以及多巴反应与病变部位相关。方法临床诊断VP患者共61例(VP组)进行急性阶梯左旋多巴治疗试验,计算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后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最大改善率。同期146例PD患者(PD组)作为对照。根据头颅MRI所示缺血性病灶部位,将VP组再分组,第1种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25例);白质病变组(21例);黑质病变组(3例);混合病变组(12例)。第2种分组: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28例);白质病变组(21例)。经t检验比较各组间UPDRS运动部分最大改善率。结果VP组和PD组UPDRS运动部分平均最大改善率依次为(10.4±7.4)%和(40.1±14.9)%,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VP各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UPDRS改善率(23.2±11.3)%,高于白质病变组(6.5±4.3)%,低于PD组(P〈0.01)。黑质病变组UPDRS改善率为(35、4±8.7)%,但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UPDRS改善率(26.3±10.6)%,高于白质病变组,但低于PD组(P〈0.01)。结论VP组由于不同病变部位,对复方多巴有不同反应;以累及黑质、基底节等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为主VP对复方多巴有一定反应,而以白质病变为主对复方多巴反应较差。可根据MRI提示病变部位决定是否应用复方多巴治疗VP患者。

  • 标签: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纹状体黑质变性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环氧化酶-1(COX-1)基因C50T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G765C多态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方法634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入院次13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7~10天后分别检N--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PAG),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结果634例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者129例(20.35%),阿司匹林半抵抗(ASR)28例(4.42%),阿司匹林敏感(AS)477例(75.23%)。COX-1CSOT和COX-2G765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ASR+AR组及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后7—10天,脑梗死患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下降80.00%及40.00%;无论COX-1C50T和COX-2G765C哪种基因型均可使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但各种基因型在这些指标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基因CSOT和基因GCOX-2765C变异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在服阿司匹林前后均高于无变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高,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无明显相关,也不影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反应

  • 标签: 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环氧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中年男性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与血清血脂浓度关系.方法检测244名40岁~60岁深圳男性血清血脂浓度,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ApoE基因.把入选对象按年龄分为40岁~45岁组(32名);46岁~50岁组(118名);51岁~55岁组(68名);56岁~60岁组(26名).结果不同年龄段中年男性血清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P>0.05).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将人选对象分为高脂血症组(86名)及正常血脂组(158名),两组中最常见基因型为E3/E3,少见基凶型有E3/FA、E2/E3、E4/E3,未检出E2/E4型.E2/E2+E2/E3基因型频率高脂血症组低于正常血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基因型把入选对象分为E2/E2+E2/E3组(62名),E3/E3组(178名),E3/E4+FA/EA组(4名),方差分析显示3组基因型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P>0.05);3组基因型人群血清总胆同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P<0.05),E2/E2+E2/E3基凶型血清总胆固醇浓度较E3/E3基凶型低.结论高脂血症较少发生在E2/E2+E2/E3基因型人群.

  • 标签: 载脂蛋白E类 基因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分析快-慢综合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常规进行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年龄>50岁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全面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9例患者皆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术.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Ⅰ型房扑1例.结论快-慢综合以阵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反复晕厥为表现,中老年人多见,各种电生理机制参与其间,病理机制不明,常不合并冠心病,处理措施首选射频消融术.

  • 标签: 快-慢综合征 临床特点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电生理检查
  • 简介:心肌桥综合是指心脏上有肌桥横在冠状动脉上,导致心电图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样改变。运动晕厥是指由较剧烈运动诱发晕厥。两者虽为不同疾病,但心肌桥综合可引起运动晕厥,因此有必要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下面报道为2例心肌桥综合引起运动晕厥。

  • 标签: 运动性晕厥 心肌桥 综合征 缺血样改变 冠状动脉 运动诱发
  • 简介:患者女性,40岁。反复心悸晕厥20年再发1天入院。其父在20多岁时猝死。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率640:/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后查心肌酶学CTnI均正常。查心电图(图1A)示:Q—T间期延长,为0.58s。入院后给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入院期间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图1B)。给予利多卡因及电除颤治疗后稍稳定。临床诊断:家族Q—T间期延长综合。后患者反复发作室心动过速。转上级医院行起搏器加上β受体阻断剂治疗。随访未再发作晕厥。

  • 标签: 延长综合征 家族性 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断剂 除颤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ACS)患者伴糖耐量异常(IGT)及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120例老年ACS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其中OGTT结果正常者(A组)18例,合并IGT(B组)66例,合并糖尿病(C组)36例,3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和B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衰、多支病变发生率、弥漫狭窄、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A组,C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IGT及糖尿病合并ACS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衰、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侧支循环形成,此类病人即便空腹血糖不高,也应常规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有效防治冠心病。

  • 标签: 合并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支病变 临床特征 高血压 侧支循环
  • 简介:1991年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了心电图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有V1~V3导联ST段抬高及猝死[1],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后被称为Brugada综合.此后,国内外文献有不少类似病例报道,有些病例既有典型心电图改变,又发生过心脏猝死(死亡或存活),符合Brugada综合;另有一些仅有典型心电图改变而无症状,或伴有器质心脏病和功能心脏改变如药物作用等[2].2001年Hurst将Brugada兄弟描述心电图改变称为Brugada波.根据文献资料,可以肯定是,出现Brugada波者不一定是Brugada综合,还可能有其他病因.临床遇到出现Brugada波者,应该详询病史,进行必要检查,以区别Brugada综合与其他病因引起Brugada波.

  • 标签: BRUGADA波 BRUGADA综合征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危险因素组合,这些因素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程。其最主要临床后果有: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肿瘤相关疾病。MS全球患病率显著上升,不同诊断标准存在差异,

  • 标签: 代谢疾病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肿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黑斑息肉综合属于中医“息肉”范畴。“息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灵枢?水胀篇》谓“寒气客于肠外,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乃起,息肉乃生。”提出了久病入络,络脉阻塞,恶肉乃生,为息肉产生之病机。《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指出“息”是多余、盈出之意。故可以认为现代医学所指消化道息肉及其他面膜下肿瘤均可归于古论之“息肉”范畴。黑斑息肉综合又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波伊茨一耶格综合、Peutz一Jegherssyndrome(pj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50%患者有明显家族史。以口周、肢端特异性黑斑,胃肠多发息肉和家族聚集为三大特点,病理上为错构瘤。临床上极少见,发病率低,仅为1/25000。随着人们对该病了解逐渐深入,肠道息肉恶变明显上升。

  • 标签: 黑斑息肉综合征 治疗 诊断